到2020年 青島公辦幼兒園普惠園佔比達到九成

2017-04-12 11:20:17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從850元/年提高到1000元/年以上,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定額補貼標準從2400/元提高到3600元/年以上。

  4月11日上午,青島市政府召開發佈會,印發了《青島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周民書就相關政策進行了現場解讀。青島新聞網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第三期《計劃》主要針對城鎮學齡前兒童入園問題展開,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各區市土地出讓金貼補學前教育的方式來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力爭到2020年,青島九成以上幼兒園將成為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這期間,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從850元/年提高到1000元/年以上,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定額補貼標準從2400/元提高到3600元/年以上。

  4年解決2.5萬個學位缺口 每年新、改擴建幼兒園不少於100所

  周民書在發佈會上談到,第三期《計劃》主要側重解決城鎮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問題,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外來人口流入、城鎮化進程加快等因素影響,2017-2020年我市將迎來新一輪入園高峰期,到2019年,預計全市需新入園的適齡幼兒約13萬人,六區至少需要增加2.5萬個學位。

  然而2.5萬個學位究竟怎麼增加?對此,周民書表示,教育局會與近70個相關單位從規劃層面解決好幼兒園的建設問題,確保配套幼兒園建設與住宅建設首期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糾正配套幼兒園挪作他用、長期閒置等違規行為;同時,以區市為單位編制幼兒園佈局專項規劃,以每年不少於100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的速度,完成學位供給。

  周民書還表示,對於在入園需求集中不具備新建、擴建條件的區域,將通設置小型保教點等方式,增加學位供給。

  土地出讓金貼補學前教育 公辦園生均經費提高150元

  建設幼兒園資金保障是重要的因素,《計劃》中明確各區市政府每年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教育資金、地方分成的彩票公益金和地方教育附加中,按照一定比例安排學前教育經費,計劃4年時間,市、區(市)舉辦高中的區(市)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佔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要達到8%以上,不舉辦高中的區達到15%以上。

  大力度的財政扶持,根據《計劃》到2020年,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不低於90%。而跟老百姓切實相關的園費問題,《計劃》要求,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從850元/年提高到1000元/年以上,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定額補貼標準從2400/元提高到3600元/年以上。

  同時,對於家庭經濟困難學前幼兒,生均資助標準提高到2000元/年以上。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各區(市)統一免除公辦幼兒園殘疾幼兒、孤兒、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的保教費,對民辦幼兒園符合條件的幼兒按照同類型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准予以補助,學前孤兒、城鎮低保家庭和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的幼兒可優先進入當地普惠性幼兒園。

  民辦園教師工資不低於公辦園教師80%

  學位可以通過新建幼兒園來解決,但教師的缺口同樣重要,對此,《計劃》中明確要求,提高非公辦幼兒教師待遇,對於公辦園、鎮(街道)中心園、村(社區)幼兒園經相關部門考核認定的非公辦幼兒教師,其工資應達到當地公辦幼兒教師平均工資的80%以上,逐步實現同工同酬;各區市研究制定民辦園教師工資指導線,政府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補助資金優先用於提高幼兒教師待遇。

  附:《青島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

  一、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背景

  2011年以來,我市組織實施了第一、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各級政府將學前教育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學前教育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6年,我市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8.5%,學前教育普及水準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先後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區、全國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實驗區,學前教育改革經驗先後被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教育部、山東省教育廳推廣。

  (一)政府投入取得重大突破。全市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由2010年的2.7億元提高到2016年的12.8億元,增長了3.7倍。在計劃單列市中率先建立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達到每年850元,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標準達到平均每年2400元。2010-2016年,全市各級財政投入累計達57億元,形成了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學前教育投入制度。

  (二)幼兒園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市政府將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列入市辦實事,累計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29所,達省定辦園條件標準幼兒園比例由2010年的37%提高到2016年的90%,幼兒園辦園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入園難得到根本緩解。

  (三)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性顯著增強。2016年普惠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政府認定的普惠性民辦園)比例達到80%,比2010年提高22個百分點,基本解決了入園貴問題。建立了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學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生均資助標準達到每年1800元,免除幼兒園在園孤兒、殘疾幼兒保教費。政府出資,為全市在園幼兒繳納了校園意外傷害保險。每年向2-3歲嬰幼兒提供不少於4次的免費早期教育指導服務。

  (四)園長和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實施幼兒園園長、教師三年一輪全員培訓,幼兒教師專業素養大幅提升,2016年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幼兒教師所佔比例達到83%,比2010年提高24個百分點。幼兒教師待遇進一步提高,農村非事業編制幼兒教師工資大幅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吸引力顯著增強。

  (五)幼兒園辦園品質進一步提高。全面推進辦園體制改革,通過名園辦分園、集團化辦園、鎮域幼兒園一體化管理等措施,大幅增加優質幼兒園數量。2016年,全市被評為省、市級示範園的優質幼兒園達572所,佔3個班以上規模幼兒園比例為35%,學前教育內涵發展品質全省領先。

  (六)建立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體系。頒布《青島市學前教育條例》,依法保障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出臺學前教育設施佈局規劃、經費投入、教師編制、配套幼兒園管理、資訊化建設、幼兒資助、招生和收費、早教機構管理等20多個配套文件,為學前教育普惠性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從整體上看,近幾年我市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外來人口流入、城鎮化進程加快等因素影響,2017-2020年我市將迎來新一輪入園高峰期,現有學前教育資源還不足以應對新形勢、新挑戰。一是六區資源供給不足。2019年,預計全市需新入園的適齡幼兒約13萬人,六區至少需要增加2.5萬個學位。二是學前教育公益性有待增強,城區部分區域普惠性幼兒園不足。三是幼兒園園長、教師隊伍專業素養需進一步提升。四是區域發展不均衡,城鄉、區市辦園品質存在一定差距。

  二、《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和舉措

  《行動計劃》深入貫徹國家、省關於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立足青島實際,對2017-2020年全市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做了全面科學部署,主要包括指導思想、發展目標、13條措施、4項組織保障等部分。

  (一)主要目標。

  總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全面普及、公益普惠、城鄉均衡、開放多元、具有青島特色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學前教育總體發展水準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5個具體目標是:

  一是學前教育高水準普及,學前3年入園率鞏固在99%以上,2至3歲嬰幼兒及其家長(看護人)受指導率達到90%以上。二是學前教育普惠性顯著增強,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不低於90%。三是學前教育財政投入進一步增加,市、區(市)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佔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不斷提高,舉辦高中的區(市)達到8%以上,不舉辦高中的區達到15%以上。四是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品質明顯提升,幼兒園保教人員全面實現數量達標、持證上崗,90%以上的幼兒園園長、專任教師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五是學前教育發展品質進一步提升,城鎮幼兒園中70%達到省、市級示範幼兒園標準,區域、城鄉學前教育發展品質、均衡度大幅提升。

  (二)重點措施。

  1.加大政府的學前教育投入力度。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完善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財政投入,新增教育經費優先向學前教育傾斜。拓寬經費來源,各區市政府每年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教育資金、地方分成的彩票公益金和地方教育附加中,按照一定比例安排學前教育經費。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提高到1000元/年以上,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定額補貼標準提高到3600元/年以上。

  2.加快城鄉幼兒園建設。優先建設城鎮幼兒園,積極應對城區入園高峰。一是以區市為單位編制幼兒園佈局專項規劃,算清總賬,明確需求,新建、改擴建幼兒園不少於400所。二是加強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確保配套幼兒園建設與住宅建設首期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糾正配套幼兒園挪作他用、長期閒置等違規行為。三是在入園需求集中區域,通過改擴建現有園舍、設置保教點等方式,增加學位供給。四是實施農村幼兒園標準化食堂建設工程,讓農村幼兒在幼兒園吃上安全、衛生、營養餐。

  3.大力發展普惠優質幼兒園。一是新建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應辦成公辦幼兒園,或由教育部門委託具有資質的、社會信譽度高的幼兒教育專業機構、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舉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二是深化辦園模式改革,通過新建公辦園、公辦園辦分園等方式擴大公辦學前資源。三是加快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健全普惠性民辦園分級管理制度,通過收費減免、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優惠政策,鼓勵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向幼兒園捐贈、捐資或出資舉辦民辦幼兒園。四是深化幼兒園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城區幼兒園片區管理和農村鎮域幼兒園一體化管理機制,增加優質幼兒園數量。

  4.加大學前教育特殊群體資助力度。按照保基本、廣覆蓋、兜底線的原則,加大學前教育扶貧、扶弱力度。一是家庭經濟困難學前幼兒生均資助標準提高到2000元/年以上。二是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各區(市)統一免除公辦幼兒園殘疾幼兒、孤兒、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的保教費,對民辦幼兒園符合條件的幼兒按照同類型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准予以補助。三是學前孤兒、城鎮低保家庭和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的幼兒優先進入當地普惠性幼兒園。四是各區市特教學校設立學前特教班,鼓勵普通幼兒園招收學前殘疾幼兒。

  5.進一步加強園長和幼兒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師資培養培訓,加快建設幼兒師範高等學校,實施新一輪園長、幼兒教師全員培訓,對民辦園和農村園幼兒教師精準培訓,培養一批教育家型的名師、名園長。二是核定公辦園教職工編制,加大幼兒教師補充力度。三是提高非公辦幼兒教師待遇,對於公辦園、鎮(街道)中心園、村(社區)幼兒園經相關部門考核認定的非公辦幼兒教師,其工資應達到當地公辦幼兒教師平均工資的80%以上,逐步實現同工同酬;各區市研究制定民辦園教師工資指導線,政府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補助資金優先用於提高幼兒教師待遇。

  6.進一步提高保育教育品質。一是加快學前教育資訊化和國際化,推進幼兒園保育教育與資訊技術深度融合,加大學前教育對外開放交流力度。二是加強幼兒園保育教育指導,健全辦園品質評估監測體系。三是加強幼兒園現代管理制度建設,強化辦園行為監管。四是加強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引導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提升家庭教育品質。五是積極發展嬰幼兒早期教育,每年向2-3歲嬰幼兒家長(看護人)提供不少於6次免費指導服務。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