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獨立的空間、別具一格的裝修、管家式的服務、志趣相投的合租者,對於24歲的王亞軍來説,長租公寓讓他“擺脫了畢業後的孤獨感”,“我第一次住進來就有人來敲門,然後大家都到客廳裏作自我介紹,這種感覺特別好。”
像王亞軍這樣,20至35歲、單身、獨立、暫無房産的青年是長租公寓的潛在客戶群。長租公寓像過濾器一樣,從偌大的城市中篩選出這一群人,為他們創造“社區”,用王亞軍的話來説就是幫他們“先篩了一遍朋友”。
長租公寓是近幾年中國房地産三級市場的新興行業,運營商將租賃房屋或自有物業進行裝修改造,配齊傢具家電,再以單間的形式出租給房屋周邊的白領上班人士。長租公寓一般有集中式和分佈式兩種,前者房間一般以整棟樓為單位,後者則較為分散。
作為在成都體量最大的分佈式長租公寓,“優客逸家”有兩萬個房間,入住率達95%。“所有買了房不住的,都是我們的客戶,政府越出限購、不能買賣的政策,這個蛋糕就越大。”優客逸家成都分公司總經理高斯對記者表示。
房産租賃市場到底有多大?鏈家研究院發佈的《租賃崛起》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房産租賃市場租金規模約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30年預計會超過4萬億元。
看到這塊蛋糕的企業有很多。據長期從事長租公寓運營的李建國(化名)介紹,今年成都競爭會異常激烈,“集中式的魔方公寓今年要增加到16家,龍湖冠寓號稱要增加到300家,分佈式的紅璞公寓則號稱要增加到10萬間房間。”
“大中小型長租公寓運營商一共有好幾百家,我朋友去年賣了兩套房做這個生意,散租別人的房間,統一裝修再往外出租,賺取租金差價,不過今年他説已經做不下去了。”李建國表示。
與大體量形成反差的是微薄的利潤。據高斯介紹,目前“優客逸家”在全國佈局了四個城市,只有成都相對實現了盈利,“分佈式長租公寓規模越大,服務半徑越大,管理成本越高”。
還有一些運營商迫於成本壓力已經委託第三方進行運營,也在尋求更多手段疏通壓力。據李建國透露,提高物管費、將住宅用電通過智慧對表徵收商業用電已成為“潛規則”,“一個40平米的房間一月用電至少300元”。
砸錢做重資産並不是各大運營企業的目的,大型企業做長租公寓都是看到了市場後端。李建國説,“從住宅切入社交是非常容易的,把人聚集起來任何生意都會好做,比如設置一個公區,所有進出的租客都要從這裡經過,裏面有咖啡館、健身房、書吧、超市,或者切入旅遊,能做的事情非常多。”
聚集人氣,採集數據,嫁接産業,“這是典型的網際網路思維”。成都房産經紀協會副會長劉應忠這樣評價長租公寓運營模式。劉應忠認為,長租公寓目前至少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市場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大,大規模擴張能否真正聚集人氣;二是事情能否按想像發展,按照網際網路思維發展。”
“這麼激烈的競爭肯定會淘汰一大批長租公寓運營方,對他們來説今年是個市場紅海,但對於我們這樣所謂的‘二房東’,長租公寓是一片藍海。”李建國表示。
“我們經過4年的發展,在拿房端、服務端、租賃端都有標準化、流程化的管理方式和運營機制;其次,我們也要從智慧門鎖、智慧路由器甚至智慧開關入手,讓租客未來的入住體驗是全智慧化的;同時,我們也要成為平臺,跟租房相關的整個産業鏈都將在平臺上串聯起來。”在高斯看來,標準化、智慧化、平臺化,才是長租公寓運營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初審編輯 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