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全福立交橋零工市場“搬家” 早7點後禁止橋下等工

2017-06-30 16:20:25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29日中午,全福立交橋下仍有務工人員“打遊擊”,在此等活兒。”  此外,徐萬生説,會在全福立交橋下警務室的大螢幕滾動宣傳,還會在附近發放服務中心成立的宣傳單頁。”  規範引導後必然要走向自發,徐萬生表示,希望此次整治能徹底解決頑疾,讓來到服務中心成為務工者和用工者的自發性行為。

濟南全福立交橋零工市場“搬家” 早7點後禁止橋下等工

  29日中午,全福立交橋下仍有務工人員“打遊擊”,在此等活兒。 記者劉玉樂 攝

濟南全福立交橋零工市場“搬家” 早7點後禁止橋下等工

  全福立交橋附近新設立的外來務工人員服務中心

  29日上午,全福立交橋下,沒有了熙熙攘攘的等活兒人群,一個外來務工者服務中心的指示牌格外顯眼。這個存在近30年的馬路零工市場再一次“退路”,同時,取締與再回潮之間博弈也再度上演。一方面這個零工市場是幾千人養家糊口的飯碗,另一方面馬路勞務市場影響市容導致交通擁堵,正規化成為必然趨勢。配套設施建設,宣傳引導力度,如何防止再回潮,成為此次能否成功“退路”的關鍵。

  一封信掀起的“退路”行動

  28日一早,數封《致全福立交橋零工市場務工人員的一封信》貼在了全福立交的橋墩和路邊圍擋上,信中提到為防止馬路零工市場帶來的交通擁堵、佔道經營、環境破壞等不良影響,經協調,為務工人員在全福立交橋東北角300米外提供了一處場所,名為全福立交橋外來務工者服務中心,29日起每日早7點以後禁止橋下用工活動。

  29日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全福立交橋下西南角,昔日馬路零工市場時期的熙熙攘攘不見了,這讓附近的環衛人員都很不適應,“平時人多,抽剩的煙頭扔得哪兒都是,現在可好了。”

  全福街辦城管科工作人員介紹,為了疏導大家到300米外的外來務工者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從早上5點多就趕到附近,聯合城管、交警、公安等部門,進行疏導前的準備工作。“現在疏導過程大體完成,大家仍各司其職地堅持在崗位上。”他説,橋下、周邊都有工作人員在蹲守,也有專門進行巡邏的隊伍。記者粗略統計,僅橋下就至少有10余人。

  “打遊擊”背後是攬活兒率的擔憂

  可似乎並非所有的農民工都買賬。29日,記者在現場發現,週邊一些石墩上或是一些陰涼處,還是三三兩兩地坐著一些年紀在四五十歲,背著工具包的男子,詢問得知,早上的疏導過後,他們不願到服務中心去,便選擇與巡邏隊伍打遊擊。“來了我們再走,繞一圈再回來,只能這樣了。”

  為啥選擇不去?“那個地方我早上去看了又回來了,地方不夠大,交通不行,剛剛成立,用工的人也不知道,去那兒能有用?”一名來自濟陽的瓦工認為,在橋下等到活兒的幾率要遠高於到新成立的服務中心。附近幾名等活兒的農民工也表達了類似想法。

  記者沿著橋墩上設立指示牌上的箭頭,來到位於全福立交東北角翡翠清河小區西側的外來務工者服務中心,這裡原本是歷城區園林局的一處停車場,變成服務中心後,五六輛灑水車停在院北,農民工則被安置在了院南的棚子下。

  棚子下有幾十條長椅,邊上有賣小吃的攤位,還設有一處簡易臨時衛生間,上午10點半,棚下農民工有近百人,見記者走近,五六人圍了上來:“是找工的麼?”得到否定答案後,大家四散走開,一名半倚在長椅上的男子説,來到服務中心後,除了工作人員,記者是他見到的第一位“外人”。

  “早上的時候人比現在多,但是這兒新成立,知道的人還不多,有些人覺得等不到,不願等了就走了。”一農民工説,大家並不是排斥來到服務中心,而是不確定在此能和在馬路市場一樣,方便直接地找到用工機會。

  有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引導,服務中心一上午成功了5單,約有三四十人找到了工作。”

  多項引導措施加持新服務中心

  對於這次疏導,全福街辦主任徐萬生表示,“前期還是以規範為主,主要是工作人員集中在橋下對務工者和用工者進行引導,讓他們來到這個免費的服務中心進行用工和找工的雙方對接。”同時有工作人員規範停車、找工等程式,“防止橋下那種來個車大家一擁而上的無序行為。”

  “我們並不是不讓農民工在橋下等工,而是7點之後不讓他們在橋下等工。”他説,這是為了解決交通擁堵、佔道等弊端。因此,每天早上7點之前作為“疏”的部分,讓用工者和務工者自由交易,對地點不做干涉。而7點之後為防止前期弊端的出現,對仍在馬路市場的務工者加以引導,使其到服務中心等工。他介紹,已與交警部門達成意向,在全福立交橋下加裝高清攝像頭,“這樣能對那些違規招工、在馬路上停車較久的用工車輛進行處罰,也算是引導大家來到服務中心的一種方式。”

  此外,徐萬生説,會在全福立交橋下警務室的大螢幕滾動宣傳,還會在附近發放服務中心成立的宣傳單頁。目前場地仍不夠,整治小組也積極協調,將原停車場南側的綠化帶建成“回”形公園,“這樣一方面能讓務工者在這待的舒服,提升他們的尊嚴感,同時也是擴大場地,給更多的務工者留有空間。”

  防止回潮,博得“認同感”是關鍵

  全福立交橋下馬路零工市場已有近30年的歷史,每當用工者開車到此,農民工蜂擁而上圍得道路水泄不通,其人數眾多,摩擦不斷常導致治安問題的發生,“8年前全運會期間也曾對其進行取締,但是沒能擋住其回潮。”工作人員説。

  對此,徐萬生也深知防止市場回潮的重要性,“不但要讓農民工朋友認同我們的地方,也要讓用工的單位認同我們的地方。我們也會提供就業培訓、發佈用工資訊等來讓農民工朋友更好的找到工作。”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很大的一步,會面臨很多困難。”他提醒,服務中心的核心是搭建平臺,但要注意精簡手續,“讓用工者和務工者雙方自由的交易,服務中心搭建平臺,提供保證。”他表示,不少農民工服務中心都是由於手續太繁雜讓雙方逐漸失去耐心。“雙方已經習慣簡單的交易模式,要尊重它,不然就會失去大家的認同。”

  規範引導後必然要走向自發,徐萬生表示,希望此次整治能徹底解決頑疾,讓來到服務中心成為務工者和用工者的自發性行為。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