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芝罘區康橋幼兒園,家長在向小朋友傳授包粽子技藝。YMG記者申吉忠攝影報道
水母網5月30日訊 (YMG記者鐘嘉琳)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今天,又到了粽葉飄香的端午佳節,從餐桌上的粽子、雞蛋,到門上插著的艾蒿、桃枝,再到孩子們手腳上纏繞的彩繩、路邊小攤兜售的香囊,港城處處瀰漫著端午“民俗風”。
膠東地區獨有“灰湯粽子”
毋庸置疑,粽子是端午節的“頭號美食”。膠東地區獨有“灰湯粽子”,在棲霞、蓬萊、招遠、牟平一帶曾經很盛行。1月到5月,老輩人便三五成群地到蘆葦塘採摘葦葉,回來便用細繩捆起來,然後放在清水盆裏浸泡。浸泡的清水一天一換,之後晾幹收藏,只待端午節時包粽子用。
“在端午節前一天,母親一早便到山坡或堤堰上拔些山胡蕉、山茶葉回來,放上些預先收集晾幹的石菖蒲,然後去村頭燒成灰。燃燒時,老遠便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敏感的蚊蟲聞此味便避而遠之了。”煙臺民俗專家張榮起老人回憶,“待燃盡成灰之後,母親便用凈布將灰包好,放入一個瓷缸,慢慢倒進水,待清水逐漸由淺灰色變成深褐色時,再過濾一次,便製成農家特製的鹼水。”張榮起説,過去膠東幾乎所有的家庭主婦都會包這種特製灰湯粽子,不僅蘊含著異香的味道,還包含著驅邪避災的意義。
除了“灰湯粽子”,傳統膠東地區還有一種獨特的粽子叫做角黍,用大黃米(黍米)包制,雖然城市中難得一見,但很多農村還保留了用單一大黃米做粽子的習俗。包粽子還有用竹葉包裹的,味道與蘆葦葉差不多,只是每只竹葉更寬更闊,捋皮時很快捷,因此很受人們的青睞。糯米或黍米加紅棗花生包出來的粽子摻入葦葉或竹葉一起煮出來的味道,既有葦竹葉的清香,又有糯米或黍米黏糯且有嚼勁的口感,還有紅棗花生豇豆等美味,再加上糯米如白玉,黍米像黃金色澤的誘惑,使人久吃不膩,食欲大增。
“大端午”前還有“小端午”
煙臺人的端午節因分為“大端午”和“小端午”而獨具特色。除了眾所週知的“大端午”外,“小端午”則來源於棲霞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説。
很早以前,棲霞有戶李姓人家,老兩口暮年得子,誰知小孩子生下來以後竟是一條黑龍,母親當時就嚇死了,他爹操起斧頭用力向龍身上砍去,不料只砍下一條尾巴,黑龍忍痛直奔北海而去。因為沒有了尾巴,人們都叫它禿尾巴老李。後來禿尾巴老李到了東北的一條大江裏,江裏住著條稱霸一方的白鱔,為爭奪地盤黑龍和白鱔打了起來,一連幾天不分勝敗。後來禿尾巴老李托夢給闖關東的膠東老鄉,求他們在五月初一這天,到江邊助陣,看到江水發黑的時候,就往江裏扔吃的東西,幫它打敗白鱔。
膠東人飽受白鱔欺侮,聽説家鄉來的黑龍要為民除害非常高興,五月初一一大早就拿著準備五月初五日過端午的食品來到江邊,看江水發黑了,就一齊往江裏扔雞蛋和粽子給禿尾巴老李吃,趕走了經常危害百姓的白鱔,黑龍從此便住進了這條大江。此後,這一帶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登,為了報答黑龍的恩德,每年農曆五月初一日,附近闖關東的膠東人都要煮雞蛋,包粽子送到江裏給禿尾巴老李吃。經朝歷代,相沿承襲,逐漸衍變成為膠東人的“小端午”。直到如今,龍口(舊稱黃縣)民間每年都過兩個端午節,習稱“小端午”、“大端午”。
“小端午”在五月初一這天過節。過“小端午”這天早晨,趁小孩還未醒來的時候,大人們就把提前準備好的五彩線係在小孩的手脖與腳脖上,兩隻腳脖子只係一隻。五彩線一般以紅、藍、粉、黃、綠幾種顏色為主,這叫“割擼束線”。按習俗的規矩,小孩係擼束線的目的是防止蛇蝎蜈蚣之類毒蟲的蜇咬。還有另一層意思是牢牢把孩子拴住,不讓病魔纏身,確保小孩的健康成長。
“大端午”這天早晨,將新鮮的艾枝插在門楣中央,習稱插艾。梁人宗懔在《荊夢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在門框上插兩株艾草,表示驅邪避災,確保平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