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金鄉有個特殊幼兒園,孩子年齡最大相差15歲

2017-05-21 08:48:37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位於濟寧市金鄉縣金城路中段的“兒童之家”是一個特殊的幼兒園,有32名殘障學生,他們最小的7歲,最大的22歲。李成蘭清晰記得,2002年秋天,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3歲的女兒小雨找到了她,“李園長,求您的幼兒園接收我的孩子吧。

  位於濟寧市金鄉縣金城路中段的“兒童之家”是一個特殊的幼兒園,有32名殘障學生,他們最小的7歲,最大的22歲。今年51歲的李成蘭于9年前創辦了這家幼兒園。從最初的8名孩子到目前的32名學生。李成蘭和四名老師共同為32名特殊的孩子做起了“老師媽媽”。今天是全國助殘日,特刊發此文,以向所有的助殘愛心人士致敬。

  全天候照看32名智障兒

  “孩子們,花瓣是紅色的,葉子是綠色的……”5月18日上午10點,在金鄉縣“兒童之家”幼兒園內,講臺上的李成蘭腰間挂著攜帶型音響,一遍遍重復著如何為花朵上色。即使她將聲音提到最高,教室內的20多名孩子卻鮮有回應。9歲的婷婷把右手高高舉起,大聲喊著老師,課桌上是一堆被撕成碎片的白紙。11歲的一一突然從座位上站起,跑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回到教室內又調皮地站到李成蘭身後。

  “幼兒園的32名孩子都是智障兒,共有包括我在內的五名老師負責孩子們的學習、飲食和日常照料。”李成蘭是這所幼兒園的園長,同時兼任著美術老師。中午11點30分,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一窩蜂地跑出教室到院子裏玩耍。王新梅、白艷梅兩位老師趕忙來到院子裏,“孩子們行為控制能力較差,很容易摔倒或造成他人受傷,我們不能讓他們脫離視線。”在幼兒園廚房,52歲的語文老師劉來青正在緊張忙碌著,“孩子們最喜歡吃我做的飯了。”

  “孩子們,開飯嘍!”45歲的陳鳳英將碗筷擺放好並盛好飯菜後,到院子裏招呼孩子們吃飯。吃過午飯,已是中午12點10分,五位老師又將孩子們按照性別領到兩個午休室,安撫好每個孩子睡下已經接近1點鐘了。

  四名沒有睡著的孩子跑出來玩耍,調皮的明明將玻璃門推得哐哐作響,剛吃過兩口飯的李成蘭趕忙跑過來,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她耐心地講起了故事。“時間就這樣緊張地過去了,有時感覺節奏比打仗還快。”李成蘭笑著説,因為幼兒園只有五位老師,除了每天7節課外,老師們都練就了一專多能的本領。

  放棄舒坦日子創辦特教園

  今年51歲的李成蘭是一名有著近30年教齡的幼兒教師。1987年從濟寧廣播電視大學幼教專業畢業後,她進入金鄉縣西關小學幼兒園成為一名幼教老師。在做過10年老師後,李成蘭于1997年辭職創辦了一傢俬立幼兒園。

  李成蘭清晰記得,2002年秋天,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3歲的女兒小雨找到了她,“李園長,求您的幼兒園接收我的孩子吧。”李成蘭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小雨目光呆滯,一直在不停地大聲吵鬧。“我找過四家幼兒園了,孩子有智力障礙都不接收,如果您同意我多交錢……”看到李成蘭有些猶豫,這位母親竟然哭著跪在李成蘭面前。“學費不用多交,孩子我收了。”李成蘭説。

  小雨入園後被編入正常孩子的班級,但因有智力問題加之性格孤僻,並不適應這個全新的環境。“有些孩子想和她一起玩,小雨卻煩躁地大喊大叫,慢慢孩子們便有些躲著她。”李成蘭看到小雨的情況很著急,但由於不了解特教知識,也苦於無法對她進行專業的指導。大約半年後,小雨的母親主動將孩子接回了家中。臨走前,這位母親流著眼淚問李成蘭,“李園長,我們該怎麼辦啊?怎麼辦啊?”

  同樣作為一名母親,李成蘭能夠理解這位媽媽的無助。“小雨走後,我心裏有説不出的滋味。在正常幼兒園內這些孩子顯然是不適應的,他們需要一個特別的學習環境。”那位母親的話一遍遍在李成蘭耳邊浮現,作為一名幼教老師,李成蘭真心希望能夠為這些孩子做些什麼。2008年初,李成蘭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要創辦一家殘障兒童的幼兒園。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和朋友後,得到的是一致反對,“大家都説我腦子不正常,放著舒坦的日子不過,為啥要啃這個硬骨頭。”但是,性格倔強的李成蘭卻認定了這條路,她關掉了經營多年的幼兒園,隻身到上海一家兒童康復中心學起了特教課程。

  為了殘障孩子,不能一走了之

  學習結束回到金鄉後,她在縣城邊租下了一座小院子,並挂起了“兒童之家”特教幼兒園的牌匾。包括小雨媽媽在內的8名家長聞訊後,陸續將孩子送來。

  一年後,因資金入不敷出,幼兒園面臨關門的境地。家人多次勸李成蘭放棄,但看到孩子們,李成蘭實在是不忍心,“我一走了之,這些孩子怎麼辦?”無奈之下,李成蘭向金鄉縣政府求助,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地教育部門給予大力支援,免費提供了幼兒園場所。2010年春天,李成蘭和孩子們搬進了位於金鄉縣金城路的新園。

  短短9年的時間裏,幼兒園學生數量達到了32人。“從實際意義上來説,我們這裡叫幼兒園已經不大合適了。”李成蘭笑著告訴記者,32名孩子中年齡最大的22歲,最小的7歲,平均年齡達到了13歲。為了便於管理和教學,綜合年齡和智力情況,孩子們被分成了大、小班。讓李成蘭倍感欣慰的是,9年來陸續有四名愛心成員加入這一團隊中來。

  孩子們進步,老師感到驕傲

  後加入的四位老師都不是幼教科班出身,為了提升教學水準,李成蘭常利用業餘時間為老師們進行培訓。在保證教學業務水準的同時,老師們最需要付出的就是耐心,一個漢字正常孩子教三五遍就會了,但這些孩子可能學習幾十遍上百遍才能記住,“正是基於這些,看到孩子們有絲毫的進步,我們更感到驕傲。”

  16歲的波波是一名心理髮育遲緩患者,智力水準至今保持在5歲。在上音樂課時,李成蘭發現波波在唱歌上有一定天賦。為了教波波唱歌,李成蘭請求一位音樂老師為他進行專業訓練。大約半年後,波波不僅學會了30多首歌曲,還在去年舉行的濟寧市殘疾兒童文藝匯演中獲得了優秀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姬生輝)

  編輯:吹吹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