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兩年資訊洩露的現象越發普遍,中國對於公開售賣個人資訊的不法商家及個人也進行了清理,如今,當我們在網上搜索“個人資訊”、“資訊出售”、“資訊售賣”等關鍵詞時,已經是檢索不到了。但是,售賣個人資訊的現象還存在嗎?為此,記者展開了一系列調查。
個人資訊買賣依然存在
記者在百度貼吧搜索“個人資訊”發現,求購個人資訊的帖子比比皆是。且當記者選擇相關字眼進行搜索時,依然能夠找到販賣個人資訊的賣家。
通過其他方式,記者設法加了一個售賣個人資訊的網友,該網友表示他們什麼資訊都有,尤其是車主資訊。為了證明自己資訊的真實性,這名網友給記者發來了幾條。令人震驚的是當記者一一撥通這些電話時,發現車輛資訊、車牌號、家庭住址等一系列資訊準確率極高,且當記者詢問是否表示自己的資訊被洩露時,這些車主紛紛表示不知情。
真人資訊竟售價5分一條
記者與賣家溝通後發現,他掌握著的車主資訊竟多達上萬條,這些事關我們隱私的資訊竟然一條售價低至五分錢,500塊錢就能買到10000條的詳細個人資訊,你敢相信這個事實嗎?價格低廉又準確,真的是讓人不得不為自己的隱私洩露而擔憂。
對於自己的資訊如此輕易的被售賣出去,車主們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車主陳先生:“擔心有什麼辦法?只能出了事後再想辦法。”
資訊竊取多以技術手段作支撐
目前,個人資訊洩露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那麼不法分子到底是通過何種途徑獲得的呢?
“目前個人資訊洩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途徑。一是個人無意識的把資訊洩露出去。二是那些擁有大量數據的企業或者個人,故意泄密資訊,進入黑色鏈。第三方面主要是,不法分子通過技術手段入侵相關企業、部門的網路數據庫,從而獲取大量個人資訊。”山東省資訊網路安全協會副秘書長張娜表示,根據他們目前掌握的情況顯示,個人資訊洩露的源頭已經呈現出多樣化趨勢,但以“技術類”竊取方式居多。“目前,不少駭客通過偽基站發送釣魚短信、惡意APP等方式,通過數據庫,把資訊竊取掉。”
編後:面對網路上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公民個人資訊日益猖獗的現象,業內人士也給出了建議。提醒大家上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對於一些陌生來電,一定要保持警惕心,避免讓他們鑽了空子,給家庭給自己造成經濟上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