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齊芳、李陳續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日前建成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於癌症激酶靶點的高通量細胞篩選庫。該細胞庫囊括了近70種癌症激酶靶點,細胞種類達150余種,幾乎覆蓋了目前已知的與腫瘤發生發展相關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變細胞。該細胞庫的建成,填補了國內新藥創制領域此類檢測體系的空白,將為抗腫瘤新藥研發提供有力支撐。
這一細胞篩選庫主要研發人員、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王文超介紹:“這一技術體系在細胞水準上模擬臨床的癌症病人,因而又被稱之為‘試管裏的病人’。”研究發現,許多腫瘤的發生是由某些與生長相關的“激酶”發生突變導致異常活化引起的,針對這些突變激酶的抑製劑能夠有效抑制激酶活性,達到抑制癌細胞的目的。但不同腫瘤類型激酶的確認與藥物篩選的時間週期長,而且激酶會因臨床用藥出現變異,導致患者出現耐藥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青松藥物學團隊用4年多的時間,以小鼠細胞為原始模板,採用基因工程的手段,針對目前臨床常見的癌症相關激酶靶點,構建了僅依賴於目標靶點基因生長的大型癌症激酶細胞庫。
這一細胞庫不僅能檢測潛在藥物的“實力”,即對所設計靶點的打擊活性能不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還能檢測其“準度”,即靶點選擇性,看它能不能準確找到激酶,同時又不傷害其他細胞,也就是對藥物可能産生的毒副作用進行預測。
此外,劉青松課題組還建成了以抗腫瘤組合藥物篩選為主要研究任務的高通量藥物篩選和測試技術平臺,採用自動化作業系統,每天能完成對10000個藥物前體的篩選測試。與之配合,課題組還自主開發了國內首個將高通量靶向基因測序技術與高通量體外藥敏檢測技術相結合的腫瘤精準治療技術體系(HDGS),其核心是利用高通量藥物篩選方法,對腫瘤病人的原代癌症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和高通量藥物敏感性檢測,為腫瘤患者最大限度地篩選出可用之藥。同時,檢測腫瘤患者體內的腫瘤驅動基因和致病基因,通過將基因測序和體外藥敏實驗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的方法,提出針對患者個體的精準用藥方案,達到個性化精準用藥的目標。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