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涌現出眾多全新就業形態(圖)

2017-05-19 10:09: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建麗 字號:T|T
摘要】隨著山東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共用經濟全面發展,新就業形態不斷涌現。目前山東出現的新就業形態有哪些?新就業形態的出現又帶來了哪些新變化?如何制定扶持政策更好支援新就業形態發展?

  隨著山東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共用經濟全面發展,新就業形態不斷涌現。目前山東出現的新就業形態有哪些?新就業形態的出現又帶來了哪些新變化?如何制定扶持政策更好支援新就業形態發展?帶著這些問題,新銳大眾記者展開了採訪調查。

  大數據行業催生“數商”新職業

山東省涌現出眾多全新就業形態(圖)

  “大數據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核心引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基礎都是數據,這一産業撬動的是萬億級的市場,由此帶來大量就業機會,現在大數據人才緊缺,‘數據科學家’聽説過嗎?頂尖人才十分稀缺!”5月16日,在浪潮天元大數據網辦公地點,談及大數據這一新經濟業態,浪潮大數據事業部副總經理姚民偉信心滿滿,同時也感嘆“人不夠用”。

  “大數據行業涉及數據採集、加工、處理、分析引用以及流通交易各個環節,是一個完整鏈條,在每一個環節都能帶來新的就業需求。”姚民偉告訴記者,浪潮獨創了“公司+創客”模式,以天元大數據為依託,支撐A創客(從事大數據應用開發)和B創客(從事大數據採集)創新創業,以培育出千萬“中國數商”。

  其中浪潮為包括在校大學生在內的B創客免費提供大數據採集相關培訓,免費提供大數據處理平臺,並購買採集後的數據,扶植這些大學生進行數據採集,以市場為導向,形成數據採集産業。

  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濰坊迷兔校園是一個以校園生活服務為切入口的定制化平臺,去年濰坊迷兔校園召集大學生,根據浪潮要求採集整理了全國(地稅、國稅)欠債公告與東營市招投標公告,總計獲得近30萬條有效數據,獲得近3萬元收益。

  據浪潮提供數據,截至目前,浪潮已陸續在上海、瀋陽、成都、貴陽等地建設了33家大數據創客中心,發展了1353家A創客,3861家B創客,直接帶動就業近2萬人,間接就業6萬餘人,創造經濟價值超過十億元。

  “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數商’們,既有兼職形式,也有穩定就業形式,就業形態更加靈活,這種新就業形態正成為未來一股新潮流。”姚民偉説。

  共用經濟、平臺經濟下的“斜杠青年”們

山東省涌現出眾多全新就業形態(圖)

  如果一位90後拿出的名片,上面標識的職業是“翻譯/獵頭/自由作家/活動策劃”等,不必感到意外,這是新就業形態下的一個新群體——當前十分熱門的“斜杠青年”。他們同時擁有幾份工作和多重身份,常在多個工作、多重身份間轉換。

  “‘廳戰’有24支隊伍,隨機分配,一對一比拼,在晚上8點到11點的三個小時裏,網路主播收穫‘禮物’總數更多的勝出。”5月14日,在YY直播“398”相親頻道的“廳戰”中,網路主播“大飛”的“愛不釋手”團隊獲得了第四名,獎勵是排名用的數據分數,這將為他們在半月考核中爭取更靠前的位置。

  今年27歲的“大飛”在濰坊一家電臺工作,憑著先天優勢,成為較早一批“觸網”的兼職主播,如今已是線上相親互動直播頻道的“廳管”。

  “有點像‘非誠勿擾’,簡單説就是帶著大家玩。我們在互動中設置各種小遊戲,男女嘉賓可以互刷‘禮物’,也可以送給主播。”“大飛”告訴記者,1個虛擬“棒棒糖”值0.1元,1個虛擬“猴子”值19.9元,每天平臺都統計收到的“禮物”,除去頻道扣出的,剩下的歸主播,互動中産生“禮物”的多寡造成了不同主播之間的收入差別。

  “謝謝大哥!走一波1314!”直播間裏,看到網友刷了“1314”個贈送(價值131.4元),主播把一首汪峰的《勇敢的心》送給了他。目前,“愛不釋手”團隊共有13個人,其中,收入最高可達到每月四萬元,而表現較差的每月收入三五千元。

  與傳統電臺相比,網路主播更自由、更隨性,但隨之而來的是競爭的壓力。説起“網路主播”這個職業,“大飛”反覆告訴記者“很累”:主播要一個勁兒地説話,想盡辦法吸引“遊客”(不消費的網友)變成“股東”(消費的網友);除了指定直播時間,還要早到晚退,幫著隊友打配合,和現實工作一樣。

  記者調查發現,新就業形態下,多重職業或者兼職就業成為一種新現象。從業者擁有一份固定工作,同時也利用個人所長和閒暇時間從事其他工作,如白領兼職做滴滴司機、經營者兼職做線上行家等。

  新就業形態日漸成為擴大就業重要渠道

山東省涌現出眾多全新就業形態(圖)

  “分享經濟、平臺經濟茁壯成長,催生了大量新就業形態。”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衣軍強表示,當前山東新就業形態既有“網際網路+”傳統靈活就業,也有高知識、高回報的新型自由職業和多重職業。新就業形態的工作內容、職業特色、市場定位與傳統就業方式有一定想通性,但也呈現出新特點:機會網際網路化、任務碎片化、工作彈性化、身份個人化等。

  “新舊動能轉換,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經濟轉型,也帶來了就業轉型,而就業的轉型,又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衣軍強説。

  人社部一項調查顯示,2015年自由職業者、非全日制僱員和其他形式就業者在非農就業中佔比為26.5%,比2014年上升2.3個百分點。如果再加上勞動者兼職就業情形,新就業形態正日漸成為擴大就業重要渠道。與此同時,法律關係不明晰、新就業形態從業者參加社會保險熱情不高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 》,其中單列一部分,明確支援新就業形態發展,將鼓勵創業創新發展的優惠政策面向新興業態企業開放,同時要求完善適應新就業形態特點的用工和社保等制度,支援勞動者通過新興業態實現多元化就業。

  衣軍強認為,支援新就業形態發展不能“單兵突進”,而是要打“組合拳”。目前山東正在研究制定關於落實國務院上述《意見》的相關文件,不斷加快雙創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並積極鼓勵、扶持企業開展創業平臺建設,創造更多新業態就業機會。同時,立足新就業形態下的勞動者需求,增強勞動用工和社保體系與新就業形態之間的匹配性,推動新就業形態健康發展。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