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青島公安抓獲經濟犯罪嫌犯830余人

2017-05-15 12:55:40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5月15日是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今年“5·15”宣傳日的主題是:與民同心,為您守護。青島警方立即組織警力一舉抓獲涉案嫌疑人兩名,搗毀生産、銷售、倉儲3處,繳獲假冒註冊商標的牛肉粉2000余箱、糖稀1000余桶,查獲制假設備3套、制假流水線3條。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通訊員左晟 張明哲 報道

  半島都市報5月14日訊 5月15日是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今年“5·15”宣傳日的主題是:與民同心,為您守護。14日,記者從市公安局了解到,2016年以來,全市公安經偵部門共立案各類經濟犯罪案件79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30余人,挽回經濟損失7500余萬元。在持續開展的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中,全市公安機關共從境外抓獲、勸返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15人。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島城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各類經濟犯罪活動頻發,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的任務艱巨而繁重。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犯罪形勢,全市公安機關堅持嚴打方針,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努力提升偵查破案水準和防範打擊品質。

  一是深入推進“雲端2017”專項行動。重點對非法集資犯罪、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網路傳銷犯罪,假幣、侵犯智慧財産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經濟犯罪實施全鏈條打擊。

  二是深化“獵狐”行動。進一步強化緝捕力度,拓展境外協作平臺,運用一切資源和手段追捕境外經濟犯罪逃犯,確保取得更大戰果;

  三是加強預警防範,牢固樹立打防結合、綜合施治觀念,圍繞金融風險防控、“雙零”創建、預警宣傳等活動,推動經濟犯罪防範進社區、村居、廠企和校園,逐步構建經濟犯罪社會化防控的新格局。

  [ 五起典型案例 ]

  1

  用他人身份證辦銀行卡

  網上用來賭博

  2016年4月8日淩晨3時許,膠州市公安局阜安派出所民警巡邏時查獲嫌疑人林某某(男,26歲,廣東人),盤查中發現其隨身攜帶他人身份證67張、銀行卡20張、手機2部、筆記型電腦1台及記載辦理銀行卡名細的筆電等物品。案件線索迅速上報至經偵大隊,大隊領導敏銳地察覺到此案是一起重大妨害信用卡管理案,

  經查,自2016年1月份以來,林某某在其表哥李某某的安排下,先後竄至河南省、陜西省、山東省等地通過當地人介紹等辦法為不知情群眾辦理銀行卡150余張並郵寄回廣東省供李某某、“澤欣”等人用於博彩網站的賭博活動。

  該案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視,並在山東、陜西、廣東、河南、河北、上海等6個省市成功發起全國集群戰役,該戰役共立案4起,破案4起,抓獲嫌疑人10人,刑事拘留10人,搗毀窩點3處,繳獲銀行卡89張,身份證80張,電腦2台,手機5部。

  2

  假冒知名調味品 

  警方搗毀各類窩點6處

  2016年3月,城陽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先後接到某企業舉報,稱在城陽及周邊區域發現了許多假冒知名註冊商標的調味品。城陽分局經偵大隊組織警力對城陽及周邊區域370余家銷售網點進行摸排核查,並在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指導下,順線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劉某某等人在青島城陽、濰坊諸城等地組織人員生産、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牛肉粉、冷麵粉、炸粉、餅粉等食品、調味品,並通過物流公司向北京、遼寧、吉林等地區銷售。

  青島警方立即組織警力一舉抓獲涉案嫌疑人兩名,搗毀生産、銷售、倉儲3處,繳獲假冒註冊商標的牛肉粉2000余箱、糖稀1000余桶,查獲制假設備3套、制假流水線3條。同時在上級部門指揮下,通過此案中涉及的遼寧、吉林、安徽、北京等地,破獲系列案件共5起,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6人,搗毀各類窩點6處,繳獲各類假冒註冊商標的食品、調味品3308件,查獲制假設備3套,搗毀制假生産線3條,涉案總金額6140萬元。

  3

  以投資炒黃金為名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犯罪嫌疑人蘇某某、曹某某、李某某于2015年1月至7月間相繼在上海和黃島成立經貿有限公司及隱珠、黃山和王臺分公司,負責每人平均為曹某某。曹某某負責公司團隊管理和融資業務,蘇某某負責財務及炒黃金操盤,李某某負責融資業務。公司成立後,曹某某、蘇某某、李某某夥同公司副總經理丁某某、王某某、尹某某等業務骨幹,以約客戶喝茶、吃飯、公開發放廣告宣傳單頁、廣告衫等宣傳模式,以投資炒黃金為名,給予投資者每年10%~24%的高額利息回報為誘餌,向社會公眾開展非法融資活動,共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500余萬元,融資款大部分用於在香港和上海的兩個平臺的黃金交易,除支付投資人利息以及公司運營費用外,共造成虧損1800余萬元,受害群眾100余人。

  經群眾舉報,黃島警方展開偵查,迅速破獲此案。目前,犯罪嫌疑人曹某某、蘇某某、李某某被依法執行逮捕,丁某某、王某某、尹某某被取保候審。2016年12月22日,該案被移送起訴。

  4

  冒充名牌服裝 

  即墨搗毀7個窩點

  2016年3月9日,即墨市公安局立案偵查李某某等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經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張某某、王某等人自2014年起從福建商人楊某某、黃某某等人以及廣州越秀某制假工廠大量購入假冒多個知名註冊商標品牌的運動鞋服,在青島即墨市服裝批發市場租賃店舖銷售牟利。

  經公安機關順線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楊某某、黃某某等人還向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吉林、遼寧、新疆、湖北、湖南等多個省市銷售侵權商品。後根據公安部、省公安廳統一部署,即墨市公安局組織警力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搗毀銷售、倉儲窩點7個,繳獲侵權商品8560余件,涉案價值860余萬元。同時根據此案摧毀一個涉及全國17省27市,涉案金額高達5200余萬元的制售侵權産品犯罪網路。

  5

  以富民工程為幌子搞傳銷

  50余人被抓

  2015年10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梁某某等人以從事國家“15001”富民工程為幌子,以發展會員返利為誘餌,通過建立網站對外大肆宣傳,引誘他人交納加盟費或代理費,騙取錢財。其非法活動引起警方高度重視,經過縝密偵查,即墨市局迅速出擊,成功打掉了這個涉及10省市的特大非法傳銷團夥,抓獲團夥成員50余人。

  目前,該團夥頂層骨幹梁某某(男,48歲,即墨市華山鎮人)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