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老人都可能失智 儘早分清老了和癡呆很重要

2017-05-05 11:18:3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黃小星 鐘卉 責任編輯:張靖浛 字號:T|T
摘要】一項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寶榮教授研究團隊、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小組及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合作發現的成果,令醫學界振奮。這項研究被認為,或將有效改變老年癡呆的治療難題——臨床上,老年癡呆症的誘因尚不明確、早期干預存在困難,一旦發生,只能改善而無法逆轉。

  去年此時,一項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寶榮教授研究團隊、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小組及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合作發現的成果,令醫學界振奮。這項研究被認為,或將有效改變老年癡呆的治療難題——臨床上,老年癡呆症的誘因尚不明確、早期干預存在困難,一旦發生,只能改善而無法逆轉。

  有數據估計,全球有超過3500萬人患老年癡呆症,每7秒就有一個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中國作為世界上老年癡呆症患者最多的國家,2040年將達到2200萬,是所有發達國家老年癡呆症患者數的總和。

  當老年癡呆症降臨在一個家庭,即使不是瓊瑤這樣情感充沛的小説作家,也足以擊垮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防線。我們究竟對老年癡呆症了解多少,臨床治療達到怎樣的程度?昨日,錢報記者連線張寶榮教授。

  老年癡呆研究還有不少空白 需進一步擴大臨床樣本量

  張寶榮教授及其團隊研究成果的重要發現之一,是一種叫白介素-33(IL-33)的蛋白質,成功使患老年癡呆症的轉基因鼠,神經細胞通訊缺陷和記憶力衰退情況得到逆轉。

  張寶榮教授曾通俗地解釋,老年癡呆患者的腦袋就像一個超負荷存儲的隨身碟,“垃圾”太多而無法運作;“垃圾”中最主要的是“澱粉樣Aβ蛋白斑”,另外還有大腦中形成神經纖維纏結。在疾病過程中,斑塊和纏結的累積,導致了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喪失,最終神經細胞死亡,腦組織喪失。此時,就需要一個“清道夫”,清理大腦裏死掉的神經元“垃圾”,才能讓大腦持續工作。IL-33承擔的正是“清道夫”的角色,同時,還將搬運、活化、分解,把培育神經元的“土壤”完全活躍起來。

  這項研究還在繼續。昨日,張寶榮教授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團隊在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在臨床上進一步驗證,看看IL-33在早期診斷老年癡呆症中的價值,“這項研究無法一蹴而就,因為老年癡呆症和腫瘤一樣,在啟動因素等方面,還存在很多研究空白。”

  每個老人都可能失智 家屬需要破除認識誤區

  目前能明確的老年癡呆症啟動因素,指向營養、運動、遺傳素質、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其中只能明確清楚一些因素,如重金屬中毒、腦外傷、大量飲酒、農藥中毒,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沒有特定人群,受教育比較低的人群,相對來説發病率要高一些,但也只是相對。”張寶榮説。

  張寶榮介紹,在臨床治療上,老年癡呆症需採用藥物治療,有幾種國際公認的藥物,但更多的在於綜合治療,比如康復治療、心理治療、運動治療等。藥物治療只能改善症狀,並不能治愈,所以醫生會建議病人增加活動,加強交流,“如果老人原本有一些興趣愛好,比如聽音樂、下象棋等,家人要繼續支援,鼓勵患者多用腦子,加強語言交叉,比如學習一門外語,能延緩大腦衰老,有利康復。”

  要阻止老年癡呆病程的發展,需從臨床早期,如輕度認知障礙(MCI)時就開始干預。張寶榮説,一些人覺得,老人家年紀大了,腦子糊塗一些也正常,這事實上是一個認識誤區,“一個是看年齡,如果上百歲高齡,智力慢慢衰減很正常,如果只有五六十歲,就開始記憶力下降、叫不出家人名字、大小便不能自理,就需要警惕了。認知是多領域的,記憶只是一個方面,還包括人格、思維空間等,如果老人莫名其妙變得多疑,懷疑配偶行為不正等,也可能是老年癡呆症的症狀。這就需要臨床醫生綜合性判斷,看是癡呆還是正常的老化。”

  張寶榮説,一些人覺得父母親患上老年癡呆症很難聽,面子上過不去,這是不對的。事實上,在6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老年癡呆症發病率約13%。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提高,85歲及以上的人群發病率尤其高,“每個老人都可能失智。”

  他説,“對老年癡呆症患者來説,家裏人尤其重要,病情發展到後來,老人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了,飯也不知道吃了,覺也不知道睡了,自己的家在哪也不知道了,可以説是退化到嬰兒時代了。他們非常需要依靠家裏人的耐心和關愛,如果家人不夠耐心細心,很快就會厭煩的。”

  杭州福利院護工:失智老人,需要更多的心靈滋養

  杭州福利院的護工徐阿姨説,去年11月,氣溫有些多變。夜裏1點多,房間有動靜吵醒了她。抬頭一看,一位起床的失智奶奶在給她加蓋被子。“奶奶你在做什麼?”“你要蓋被子,不蓋被子會感冒。你生病了怎麼辦?”這位奶奶平時思維不太清晰,比較糊塗。但那天清醒的話讓徐阿姨感動至今。

  “別看老人糊塗,其實誰對他好對他不好,心裏清楚得很。”有護工表示,家屬探望的次數,也能影響老人的認知和病情。

  護工們發現,雖然有些老人已經失憶到無法記起家人,卻可以憑藉聲音的熟悉程度,來辨識這是不是“熟人”,繼而給出相應的反應。探望少的家屬,面對的往往是老人茫然的臉,他可能再也想不起來了。

  在福利院,護工阿姨往往是1對7的陪護,再專業的護理員,能提供更多的是洗浴、如廁、穿衣服等一系列輔助生活的幫助。而老人們,需要更多的是心靈的滋養。

  有的被送入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會通過不合作表示反抗——拒絕規定活動或拒絕吃藥,拿拖鞋打看護工,或者搗蛋。他們是所謂的“頑固分子”,可他們內心希望有人能夠像對待一個孩子一樣地同情他,他渴望得到寵愛與安慰。

  有研究發現,失智症狀的高發人群是獨居老人。前兩天,有輕微失智症的陳大爺半夜打電話給家人,“我要死了,你們還不來看我!身邊總要有人送終的。”家人匆匆趕來時,發現他身體好好的,拿著報紙在“假看”。

  怎樣給予老人精神上的滋養,是對很多家屬的考驗。

  而對於老年癡呆症的各種研究,也許有一天,能夠讓這些家屬勇敢面對家中的失智老人。

  張寶榮説,一些人覺得,老人家年紀大了,腦子糊塗一些也正常,這是一個誤區。一些人覺得父母親患上老年癡呆症很難聽,面子上過不去,也是不對的。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