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突破 濱州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今年有望獲批

2017-07-12 14:18:21 來源:大眾網 作者:李偉偉 責任編輯:張明冬 字號:T|T
摘要】當前,濱州港萬噸海港已開航運營,但需要實現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才能擁有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受習慣影響,很多人以為港口就是口岸,口岸就是港口。事實上,港口與口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麼港口與口岸到底有何區別呢?

  原標題:沿海突破 濱州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今年有望獲批

  濱州港是市委、市政府實施“沿海突破”和“以港興市”戰略的一號工程,也是加快濱州對外開放發展的重要平臺。2016年11月,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正式列入《國家“十三五”口岸發展規劃》,並且列入首批口岸開放審理計劃,目前審理正在徵求國家有關部委意見,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有望今年獲國務院正式批復。近日,記者就廣大市民關注的濱州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有關問題,採訪了市口岸辦主任楊明。

  口岸連接四海,物暢其流,是一個地區對外開放的新引擎

  記者:當前,濱州港萬噸海港已開航運營,但需要實現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才能擁有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受習慣影響,很多人以為港口就是口岸,口岸就是港口。事實上,港口與口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麼港口與口岸到底有何區別呢?

  楊明:打個比喻,港口是開發開放的重要平臺,口岸是打開通向世界的“大門”。港口和口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港口是具有水陸聯運設備和條件,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船舶停泊、裝載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是經國家批准,允許人員、貨物、交通運輸工具和物品合法進出境的場所。説直白一點,港口如沒有實現口岸對外開放,港口只能發展內貿,港口的帶動作用、發展功能就得不到充分發揮。

  按照國家批准開放的等級來劃分,口岸分為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一類口岸由國務院審批,允許中國籍和外國籍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境的海、陸、空客貨口岸;二類口岸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僅允許中國籍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境的海河、空客貨口岸,從1998年起國家已暫停二類口岸的審批。

  口岸溝通周邊,連接四海,物暢其流,是一個地區對外開放的新引擎,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落實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舉措,成為物流、人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的匯聚地,各類資源集聚的高地。對於牽引地方經濟騰飛,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帶動綜合運輸、倉儲、加工、貿易、金融、資訊服務等産業,提高各種資源流動性,降低物流成本,形成口岸城市獨特區位優勢作用重大。“因港而立,依港而興”,是對口岸促進當地經濟增長最直接的表述。

  多項重大戰略深入推進,迫切需要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

  記者:濱州港口岸開放是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既是我市提升對外開放水準的需要,也是我市打造“五大千億級産業集群”、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渤海老區人民多年的期盼,請您談談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楊明:一個地方是不是開放高地,必須是口岸高地、交通樞紐和保稅平臺。過去幾年,我市著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大力推進大港口、大通道、大平臺建設,濱州港投資已突破100多億元,4個3萬噸級碼頭開航運營,成為我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濱州保稅物流中心、“濱新歐—濱州號”國際貨運班列健康運營,我市對外開放實現了重大跨越。當前,隨著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實施,“一帶一路”、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等重大戰略的深入推進,需要我們抓住機遇,主動融入,迫切需要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具體來講:

  首先,濱州開放型經濟發展需要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五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大進大出産業有力地拉動外向型經濟迅猛發展。2016年,全市進出口貨運量達到5000萬噸、進出口總額575.7億元、進出口超億美元企業17家。由於濱州港沒有實現口岸開放,致使大多數大宗進出口貨物要經青島、黃島、龍口、萊州等口岸轉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物流成本,制約了濱州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濱州港所屬區域較強的經濟開放需求,客觀上迫切要求港口儘快實現口岸對外開放。

  其次,濱州北部沿海崛起需要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我市北部沿海擁有廣袤未利用荒鹼地,儘快把北部沿海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承接更多的産業轉移和項目落地,打造環渤海地區臨港産業集聚新高地,迫切需要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

  再就是,濱州處於“兩區兩圈”疊加地帶和山東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節點,濱州港作為“黃藍”兩大國家戰略規劃建設的重要港口之一和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區位優勢更加優越,作用更加凸顯,亟須打開山東北部對外開放門戶,將濱州港建設成為腹地內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

  最後是,濱州港建設和口岸開放承載著渤海老區人民多年的夢想,結束了我市有海無港的歷史,也結束了濱州作為全省7個沿海市惟一沒有實現口岸開放的現實,將大大提升全市對外開放水準。

  壓茬推進,全力盯靠,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申報進展順利

  記者:據我們了解,為爭取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加強全市口岸工作的管理,我市于2013年8月正式組建口岸辦公室。請介紹一下辦公室的職能以及濱州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申報進展情況。

  楊明:口岸管理主要以國家為主體,從整個口岸活動的角度所進行的全局性、綜合性的系統管理。它通過協調口岸各個環節、各個單位、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從總體上對進出口岸的客貨流通及其交通工具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監督,以發揮口岸整體功能,提高社會經濟效益。

  口岸開放意義重大,但口岸開放審批程式繁雜。從國家層面看,口岸開放涉及軍隊和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質檢總局、海關總署、中編辦、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委,需逐級徵求意見,核定開放區域範圍、新設機構和人員編制、口岸查驗配套設施建設等事項,最終要國務院批復。具體口岸開放的流程,大家看看下面示意圖就一目了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工作,2013年8月,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21個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濱州市口岸開放工作領導小組,並組建了市口岸辦公室,為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申報提供了組織保障。

  市口岸辦公室正式組建以來,面對我市口岸工作從零起步、工作全新的實際,我們強化政策學習,外出學習考察,注重調查研究,緊緊圍繞“實現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這一中心工作,鎖定“2014年完成由省政府向國務院申報、2015年正式開展國家層面爭取、2016年列入“十三五”首批開放審理計劃、2017年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的目標,堅持申報和建設同步,始終堅持用心準備每一個申報材料、細心安排每一次活動調研、盡心做好每一項工作,用心策劃,贏得省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援。

  為加快推進濱州港口岸開放工作,市口岸辦多次牽頭組織口岸查驗單位和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召開專題會議,定期調度推進,會同有關部門一次次到省、國家有關部委對接,全力以赴,密切跟進,濱州港口岸開放步伐明顯加快。通過超前謀劃、壓茬推進,全力盯靠、積極爭取,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申報工作進展順利,2016年11月,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正式列入《國家口岸發展“十三五”規劃》,並且作為全國擬新開放的兩個水運口岸之一,列入2016年度口岸開放審理計劃,今年6月8日,國家口岸辦對濱州港口岸開放審理徵求國家有關部委意見,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今年有望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

  我們同步推進的還有加快查驗設施建設,濱州港通關服務中心年底達到入住條件,濱州邊防檢查站營房項目今年完成主體工程,港口智慧化配套設施規劃建設全面啟動,為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實現對外開放奠定堅實基礎。

  濱州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與世界接軌

  記者 : 隨著濱州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申報步伐的加快,請您為廣大市民和讀者展望一下實現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後,對濱州發展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楊明:濱州港實現口岸對外開放,拿到走向世界的“國際通行證”,對於充分發揮濱州港資源、區位優勢,打開濱州與國際間直接交往的通道,提升濱州高層次、寬領域開放水準,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國家戰略,服務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提升我市對外開放水準,帶動濱州北部沿海崛起,意義重大。

  具體來講,第一,濱州港對外開放,將全面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濱州港口岸對外開放後,進一步發揮港口的運輸、産業和城市三大基本功能,充分發揮港口腹地灘塗廣闊、資源豐富、環境開發容量大的優勢,大力發展臨港工業、港口貿易、倉儲物流、金融仲介、沿海旅遊等多種産業,擴展城市容量,帶動外來資本和人才引進,集聚更多的要素資源,促進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第二,濱州港對外開放,將加快濱州外向型經濟發展。濱州港口岸的對外開放,將進一步增加外貿貨運總量,縮短貨物週轉時間,推動對外貿易不斷發展,促進更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商貿合作。同時,促進企業加快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全市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和資金、智力支援。第三,濱州港對外開放,直接經濟效益明顯。濱州港的對外開放將會大大降低腹地企業運輸成本,其經濟效益十分明顯。第四,濱州港對外開放,將進一步完善渤海灣西南岸口岸開放佈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展通道,聯接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的重要節點,濱州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同世界接軌。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