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遠門,項馬成就一早出門在家附近騎,遠點120公里,近點80公里。
運動和不運動究竟有啥區別?日久見真經!一位80多歲的老人,本該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卻幾乎每天騎著車在外面“遊蕩”,每年都會安排一兩次長達數月的長途騎行,其他時間就在家周邊“早出晚歸”。20年來,他和愛車的足跡早已遍及國內各個省份,總行程也已達100多萬公里。更讓他得意的是,因為這麼多年的運動,已是耄耋之年體力卻保持得比許多年輕人都要好。他,就是“閒不住”的項馬成。
生活中,項馬成還是個微信達人,每天像很多年輕人一樣,拿手機刷朋友圈,更新心情狀態,並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在微信上説,“人的一生真的很短,趁著身體還行,抓緊去更多的地方。如果有可能,將來還想騎出國門去。”
退休後開始當獨行俠
20年幾乎騎遍全中國
“上個月,我剛完成了新疆的騎行回來,今年還準備去海南騎行,受中華全國騎遊總部的邀請,要去參加當地的活動。”項馬成是浙江蘭溪市人,家就住在蘭溪棗樹小學對面的塑膠廠宿舍,因為騎行,他的名字當地很多人都知道。
説起與自行車結緣,那還是小時候的事情。解放前,項馬成家中比較窮,13歲時,他離家去麗水一家中藥店當學徒。店老闆有個與他年紀相倣的兒子,幹活之餘就成了他要好的夥伴。16歲那年,這位小夥伴買了輛新自行車,於是把舊的那輛進口自行車送給了項馬成。雖然是輛舊車,項馬成卻如獲至寶,之後很快學會了騎車,同時也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以後能騎著自行車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1996年,61歲的項馬成從中藥廠退休了,也開啟了他的騎遊夢想。退休後第一站選擇的是嚮往已久的內蒙古大草原,之後每年至少遠行一次,短途出行兩次,如今足跡已遍及國內所有省份。
多數人長途騎行會選擇找個搭檔,方便路上相互照顧,而項馬成從來都是獨自上路。“每次出遠門都要好幾個月,年紀輕的一般沒這時間,年紀大的多數吃不消,所以只能獨行了。”
剛開始獨自騎行時,家裏人堅決反對,畢竟已是這麼大歲數。但他依舊堅持,加上這些年騎下來除了遇到路上扎破輪胎,也沒碰到其他什麼意外。最後老伴和兩個兒子也拿他沒轍,就遂了他的心願。
微信寫心情刷朋友圈
生活和年輕人一樣潮
項馬成有兩本筆電,那是他的寶貝,是他百萬里騎行的真實見證。每次出遠門長途騎行,行李中一定會放一本筆電。每到一處,都要請當地的政府部門或者旅店、餐館在上面蓋章。現在,筆電上已經蓋了數百個章,許多印章下面還附著各種祝福語。
今年的新疆之行,項馬成是5月2日從蘭溪出發的,由東向西一路騎行,經過西寧,騎行絲綢之路後一直到新疆,然後返回,于8月初到達蘭溪家中,途經十多個省份,來回騎行了8千公里左右。
幾個月的騎行沒發生過意外,但一路上遇到了許多熱心人,賓館老闆有時會免去他的住宿費,還有很多人請他吃飯。回來後,他就在微信上向他們報平安和致謝意。“最讓我高興的是,很多年輕人看到我這麼大年紀又是一個人騎行,都很佩服我,要加我為好朋友,這次我的微信圈擴大了不少。”
項馬成的微信朋友圈裏現在已有三四百號人,他説學用微信是前年的事,因為很多年輕人都在用,自己也不能落伍。更何況微信對自己真的很有用,雖然項馬成的身體很好,視力很好,但是有點耳背。
“剛開始時還真有點難,我從小沒上過學,就靠在中藥店裏當學徒時認識了一些字,所以很多字都不會寫,回復的速度就很慢,一些通過‘搖一搖’結交的朋友就受不了,很快把我刪了。”而現在早已用得很熟練了,像很多年輕人一樣,項馬成會拿手機刷朋友圈,更新心情狀態,並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時候一些字寫不出來,我就會用同音字去代替。”
騎行了這麼多年,除了看一路美景,也鍛鍊出了一個好身體。在他的微信上,寫著這樣的感言:對自己好一點,因為人生很短;對朋友好一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碰得到。
“人的一生真的很短,短得來不及享受美好年華,就已經到遲暮之年。所以老年人也要堅持鍛鍊,保持一個良好身體狀態,更好地去享受生活。”項馬成説,自己的退休金全用在了騎行上,因為騎出了點名氣,一些企業有時也會給點贊助,“趁著身體還行,抓緊去更多的地方。如果有可能,將來還想騎出國門去。”
但他也清楚,對一個高齡老人來説,今天料不到明天事。他的家裏保存著兩本證書,一本是志願捐獻角膜榮譽證書,另一本是志願捐獻遺體證書,“這樣以後我的眼睛還能看世界”。(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