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如今的農民群眾對這句話的體會都格外深刻:以前路不好,收糧食和瓜果蔬菜的車不願意進村收購,只能自己雇車送到城裏去賣,路不好,水靈靈的瓜果蔬菜拉到市場不是顛爛了,就是曬焉了,群眾苦不堪言。可近年來,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高密市自2013年爭取到首批“全省村級公路網路示範縣”以來,把打通農村“最後一公里”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實施,把農村公路及街巷硬化工程與新農村建設、村容村貌整治、沿線綠化美化有機結合起來,讓“神經末梢”發揮出了“主幹神經”的作用。
高密市交通運輸局本著規劃先行的原則,對全市960個行政村進行全面詳細的摸底調查,逐村建檔。在深入調研和廣泛討論的基礎上,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精心組織編制工程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特別是在項目勘察以及測量設計上,綜合施工便利、村鎮規劃等因素,避免先建後設,改造重復浪費現象發生。同時,為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該局專門成立組織機構,編制規劃方案,分解落實責任,切實做到了主管單位明確、實施機構明確、實施辦法明確、工作責任明確。今年,高密市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項目已開工234個,完工12個,完工里程15.7公里。
“農村公路三分建、七分養”.高密市出臺了《高密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明確了村級公路的養護責任、目標和獎懲措施,市財政每年落實專項養護資金和養護經費,為全市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提供了保障。在抓好公路建設的同時,高密市力求建管並舉、管養同步,全路覆蓋,建設一條、管好一條、養護一條、綠化一條。及時對公路沿線附屬設施配套進行完善,為農村公路提供安全保障。
一條路帶動一個産業,一條路造福一方百姓,一條路激活一片人心。如今,全市近4000公里的農村城鄉公路網,外來的資訊、百姓的需求,傳遞得越來越快,農民的致富路越鋪越寬。“如今新農村建設為我們村修通了公路,我們再也不愁瓜果蔬菜以及農作物運不出去了。現在需要買啥東西都有商販送到家門口,真是方便。”柏城鎮單家村陳老漢一提起農村公路的巨大變化就感慨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