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春寒料峭,在淄博市淄川區崑崙鎮康家塢村的崑崙山千畝核桃基地內,村書記、主任王秀麗正帶領大家整穴、種樹,忙得熱火朝天。“今年我們打算種植6萬餘棵核桃樹,老百姓又多了一條新的致富途徑。有區裏的政策支援、技術指導,我們心裏有底。”她高興地説。作為山東省春季植樹造林現場會的觀摩點,崑崙山千畝核桃基地只是淄川區核桃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淄川區立足地域特色優勢,大力發展核桃産業,目前全區核桃種植面積已達到5.6萬畝,從業人數1萬餘人。到2020年盛果期後,乾果産量可高達700萬公斤,實現年産值2.1億元,小核桃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産業”。
政策引導,小核桃敲開致富門
淄川地處魯中,內地形地貌複雜、山巒迭障、溝壑縱橫,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非常適宜核桃的生長。作為淄川區的優良鄉土樹種,核桃栽培歷史悠久,分佈廣泛,種質資源極為豐富。由於它具有管理粗放、栽植條件要求低、經濟效益比較高等特點,深受百姓喜歡。本世紀初原黑旺鎮、羅村鎮、龍泉鎮、峨莊鄉等地大量栽植,效益良好。
2011年,在深入調研、廣泛論證的基礎上,淄川區提出利用5年時間建設5萬畝魯中優質核桃基地。為扶持核桃基地建設,該區積極出臺優惠政策,對連片發展50畝以上核桃經濟林的,按每畝700元(第一年300元,第二、三年各2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對有關鎮街道按每畝50元的標準撥付組織費,充分調動群眾種植的積極性。同時完善政策機制,積極引導、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各類社會力量參與優質核桃經濟林建設。
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和産業結構調整的加快,淄川區以核桃為主的經濟林産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15年底,全區新栽植核桃5.2萬畝,總面積達5.6萬畝,核桃産業雛形初具。
太河鎮陽泉村核桃種植戶王恩奎算了一筆賬:一畝地可以栽植50株核桃樹,按每畝産乾果250斤、每斤售價15元計算,就能收入近4000元,相當於種植糧食8倍以上的收入。而且種植核桃投入少,市場風險也小,成為百姓致富的“金蛋蛋”。
服務到位,小核桃蘊含大學問
“今年的倒春寒比較厲害,核桃定枝千萬不要急,儘量等到穀雨以後,大約4月20日到五一期間再定。” 3月4日,在嶺子鎮龍泉村的核桃園內,淄川區林業局技術指導員趙長文對永龍核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勇説。
每年開春以後,淄川區的核桃技術指導員們就深入田間地頭,組織推廣幼樹栽植、平衡施肥、新品種改良等技術,並對經濟林栽培、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開展現場指導。
“淄川的土地瘠薄,而且比較乾旱,推薦大家種植‘香玲’核桃,該品種的核桃具有忍瘠薄、管理粗放、結果早、豐産優良、抗寒耐旱等優點。”在全區核桃技術培訓班上,技術專家為果農講解到。據悉,目前全區核桃主栽品種為香玲,授粉品種為元豐,另外還有部分8518、清香等品種。
為讓村民們掌握核桃的種植技術,淄川區專門成立技術服務小分隊,通過趕大集等形式,及時為果農送技術下鄉。採取“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先後邀請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教授、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張美勇研究員等行業頂尖專家,舉辦核桃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班,並到田間地頭現場授課。同時組織樂強幹鮮果專業合作社等到西安參加全國核桃栽植管理技術培訓班,大力培養經濟林管理行家裏手和土專家,現已培訓1000余人,發放宣傳材料5000余份。
“今年我們還計劃邀請專家教授為種植大戶講解核桃嫁接、改良、深加工等方面的技術知識。”區林業局副局長孫成剛説。
典型帶動,小核桃形成大産業
雙楊鎮藏梓村地處張店和淄川中間,是典型的近郊村,2003年該村就種植了十幾畝的核桃樹,收益可觀。嘗到甜頭後,村裏專門成立了梓橦山核桃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種植核桃,成了遠近聞名的無糧村,被評為省級標準化示範園,淄博市核桃協會也落戶於此。核桃既綠化了環境又鼓起了百姓的錢袋子,每到核桃成熟季節,前來採摘的人絡繹不絕。
而位於深山裏的西河鎮下義戶村,在帶頭人王樂強的帶動下,種植核桃600余畝,成立的樂強幹鮮果專業合作社,被評為省級林業專業合作社。
金毫相農産品專業合作社,註冊“金毫相”、“菩提果”兩個商標,通過品牌化運作,大大提高了核桃的附加值,還專門建設一條核桃油生産線,真正拉長了産業鏈。
而嶺子鎮龍泉村馮勇則計劃,2016年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建立核桃油廠、核桃粉廠和利用核桃殼、核桃皮等廢料的制香廠,實行深加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在全區20余個核桃專業村和73家林業專業合作社的典型帶動下,淄川區的核桃産業由過去的零星栽植向規模化栽植轉變,由過去的出售原品經營向分品種采收,按優劣等級增效銷售的集約化經營和龍頭企業加工增值轉變。僅2015年全區核桃産量就達50萬公斤,實現收入1500萬元。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申報全國核桃示範縣。下一步將通過拉長核桃産業鏈,申請出臺深加工優惠政策,完善核桃基地的生産道路、水利灌溉等基礎設施配套,把核桃産業打造為淄川的一張靚麗名片。”區林業局局長李開華説。(記者 姜瑞麗 通訊員 閆盛霆 仇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