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班額“瘦身”變小班 部分學校師資和校舍吃緊

2016-09-02 08:45:3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濟南大班額“瘦身”變小班 部分學校師資和校舍吃緊---1日,新建的市中區舜苑學校迎來首批新生。當日,濟南中小學開學,在破解大班額的背景下,部分小學實現新生小班化,但教室、師資趨於吃緊。營東小學的“家長志願者”隊伍由各個班級自願輪值的家長們組成。

  1日,新建的市中區舜苑學校迎來首批新生。當日,濟南中小學開學,在破解大班額的背景下,部分小學實現新生小班化,但教室、師資趨於吃緊。 (記者黃中明 攝)

濟南大班額“瘦身”變小班 部分學校面臨校舍和師資考驗

1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家長送孩子上學。  (記者王鋒 攝)

  濟南匯文實驗學校邀請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參加開學儀式 (記者王鋒 攝)

  開學第一天,你是否發現班裏的人少了些?是否發現原來班級的小夥伴去了新班?9月1日,記者兵分多路探訪山東 濟南 多個小學的開學典禮發現,破解大班額成效初顯,特別是一年級已基本實現小班化,每班人數控制在45人以下。儘管小班化教學有諸多好處,不過在轉化過程中,也帶來了校舍和師資短缺等問題,諸多學校開始各尋良方。

   新氣象:一年級新生以“小班”亮相

  1日早,記者在十畝園小學的開學典禮上看到,該校一年級新生分成4個班,每班均在45人以下,而學校工作人員介紹,往年一年級班額最多能達55人。出現這一現象的小學還有不少:同在歷下區的燕柳小學,一年級新生分成5個班,比去年多1個;東方雙語實驗學校一年級新生分成了10個班,比去年多2個;燕山小學的一年級分了11個班,比去年多4個……

  小班化有啥好處?最明顯的就是教室看上去要比原來寬敞,有老師表示,空間大了後能在班內設置更多的功能區。此外,不少老師表示,學生少了,認識每個人所花時間也比以前少了很多,今後有更多精力抓每個人的教學,學生被關注度也相應提高。

   缺資源:班級數量增多,師資捉襟見肘

  不過,每個班學生少了,班級數量就增多,這就意味著所需教室和老師數量也要增加,這對很多學校來説就不那麼輕鬆了。

  記者從歷下區一學校了解到,該校除一年級外,其餘年級均存在大班額情況。如果説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可以不動的話,要想解決其他4個年級的大班額情況,預計需要擴出七八個新班級,可學校現在一間多餘教室也沒有。

  有的學校缺的不是教室,而是老師。東部一小學工作人員説,原來高年級的老師幾乎是1人教1個班,現在得1人教兩個班;就連教務主任等管理層人員中有不少也“重操舊業”,開始給學生上課了。

   求破解:集團校之間嘗試跨校區分流

  為破解大班額問題,不少學校結合自身條件和特點開始動腦子。“我們學校只有五年級的1個班超過45人,且只超額2人,如果為此多拆出一個班,涉及面太大,而且師資緊缺。”一小學老師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學校想出一個破解大班額的好辦法,就是教育集團校之間可以進行遊學分流。

  目前在濟南不少區都擁有教育集團、教育共同體、校際聯盟等。例如,在市中區就有經五教育集團、經十一教育集團等10多個教育集團。學生可以在集團校內開展“遊學”項目,例如,集團內A學校學生經過報名抽籤,可到B學校遊學。這樣一來,既為破解大班額提供新途徑,又能讓更多學生通過“遊學”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相關新聞

   濟南新建25所學校增3.7萬個學位

   全市750所中小學凈增編制1561名

  11年磨一“建”的鐵路南苑配套的舜苑學校,金秋迎來了首批學生。這所新建學校的建成讓鐵路南苑及周邊3個小區的孩子,都有了屬於自己片區的學校,不用再協調入學。像舜苑學校一樣,今年濟南市有25所新建學校,其中歷下區6所、市中區3所、天橋區2所、歷城區2所、高新區2所、章丘市1所、長清區3所、濟陽縣2所、平陰縣1所、民辦學校3所,新增學位37180個。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新建學校由於引入名校的管理和師資,越來越受到家長的熱捧。在25所新建學校裏,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歷下實驗小學西校(曾暫名為山大路實驗小學)今年招收了2個班的學生,歷下實驗小學派名師入駐西校,硬體配備也均為一流,這讓曾經對這所新建學校持觀望態度的家長,發自心內地認可了學校。

  此外,為解決大班額等問題,濟南市編辦採取了適度增量,做大編制“總盤子”的做法,為全市750所中小學核定編制46730名,凈增編制1561名。增編的區首先在本區事業編制總量內調劑,不足部分從市直和核減的縣(市)區調劑。探索建立全市中小學“柔性”用編模式,在全市事業編制總量內,利用精簡壓縮、事業單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編制,分別設立市、縣兩級臨時週轉編制專戶。從全市調劑4000名編制納入專戶,構建起用以解決中小學核編增量部分和大班額所需編制的“蓄水池”。

   辟謠帖>>

   新學期“史上最短”?老師説不靠譜!

  1日,在重新啟動早起做早餐、送兒子上學的“程式“後,一位媽媽在微信朋友圈裏為自己鼓勁:“聽説本學期是‘史上最短’”。一席話引來家長們的熱烈討論:新學期真是史上最短?

  “9月1日開學,2017年1月13日放假,學生上學時間有21周。”歷下區一學校大隊輔導員表示,除去中秋、國慶和元旦等假期,新學期學生真正在校時間也就90天,這還包含了最後放假前的一個周。而按照慣例,最後一個週一般是考完試等成績的時間,學生一週內有三四天時間不在校,實際在校學習時間不到90天。不過,這也不是最短學期。

  “2015年濟南中小學春季開學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最晚的,相比最早的整整晚了一個月,因此當年中小學生迎來了只有19周的‘最短學期’。”北苑小學大隊輔導員潘喆表示。

   溫情帖>>

   “家長志願者”校門口 開展“隨手公益”

  駕車送孩子上學,車到了校門前剛停下,便有“家長志願者”過來幫忙將孩子接下車,再牽著手送到校門口,孩子的父母只需停車數十秒就可以完成送孩子上學的過程……9月1日上午,在營東小學門口,10多名“家長志願者”拿出了自己的“碎片時間”,開展“隨手公益”志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為泉城“疏堵”。

  從2011年起,營東小學組建了“家長志願者”隊伍,幫忙護送孩子進校門。營東小學的“家長志願者”隊伍由各個班級自願輪值的家長們組成。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