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逸興墨龍飛——陸德軍先生書法藝術賞析四

2016-06-24 13:59:43 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默存 責任編輯:尹崇淼 字號:T|T
摘要】陸德軍先生即是一位生於豫、長于魯之人,抑或是兩地特有的自然環境和和深厚人文的熏陶積澱,滋養其成長為一位兼具中原、齊魯文化優長的詩人書法家。

  中國網山東6月24日訊  中原沃土,底蘊深厚;齊魯大地,毓秀鐘靈。歷史河南有動人之廣韻、文化河南有迷人之馨香;儒源山東乃聖賢輩出之地,靈秀山東乃海闊山名之邦。在魯豫大地這既具名山秀水又兼歷史人文精神的土壤上,千百年來,魁星高懸,文脈賡續,培育出代代英才。陸德軍先生即是一位生於豫、長于魯之人,抑或是兩地特有的自然環境和和深厚人文的熏陶積澱,滋養其成長為一位兼具中原、齊魯文化優長的詩人書法家。

  筆者與其結識,緣于金融研究課題的交流。在一次出差途中,第一次看到他的書法,即被其遒勁自如、章法精妙的作品所吸引,故而對他十分關注起來。隨後,通過作品的往來、短信的互通、微信的關注、到府的切磋,加深了彼此了解,我們竟漸漸地熟識起來,成為了真摯的好朋友,甚或在某種程度上有了“心有靈犀”的感應。

  陸德軍先生自幼天資聰穎,多才多藝,尤其精於詩書。無論早年在軍旅生涯的爬格搬字,還是後來在金融大潮的文化苦旅中,幾十年來,他始終酷愛書法不變。長期以來,他堅持臨習研讀書帖文字典籍無數,鑒品古今,沉浸于筆墨深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審美語言;先後潛心臨習王羲之、歐陽洵、啟功、吳昌碩、蔣維崧等歷代名家書帖,楷、行、隸、篆廣為涉獵;他吸吮百家,融會貫通,埋頭勤學苦練,苦練,堅持不懈,書藝漸入佳境。陸德軍先生特別衷愛啟功大師的書法,近年來主要潛心於臨讀研練啟功書法。為了學好臨好啟功書法,他幾乎購賣到了書店裏、市場上所有關於啟功先生的生平傳記、書籍、啟功及啟功體書法的各種書帖、畫帖、講課講座視頻錄影等,擺滿了案頭、床頭,一有空閒就拿起翻看,對啟功先生及其書法進行全面深入細緻的研究了解,並致力做到了然于胸,熟知於心,習之於手,會之於神。審讀陸德軍先生啟功體書法,可見其是基於繼承而得于精髓,漸成自己的風格。“業精於勤,行成于思”,潛心書法數十載,陸德軍先生碩果纍纍,他的書法作品先後為《羲之書畫報》、《中國書法報道網》、《書法第一網》等媒體刊登,作品多次參加重大展覽,獲獎十余次。其啟功體書法尤受各界稱道。

  莊子有雲:“既雕既琢,復歸於樸 。”無論做人做事還是治藝,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或方法,去修飾才會完美,但這些都不是本質的,如果它的本質就是醜惡的,再多的外在修飾最後還是會被拋棄。只有在既雕既琢的同時,不斷提升它本身的修為或者內在美,才會受到歡迎,才會永存!這是超越技巧炫示的更高境界,平中見奇,常中見鮮,于簡潔中見率真,于質樸中盡現完美!從陸德軍先生書法的審美語言和體徵風格中,尤其在其啟功體作品的創作中更加體現出這種深邃的藝術美感與穿透力。在我看來,陸德軍先生的思想和作品正合於此境。

  眾所週知,啟功先生的墨寶是非常難求的,其價格更是讓我們瞠目結舌。其啟功體説的就是他的書法,他的書法是堅凈、清秀、典麗,雅俗共賞,不僅被國人所追捧,而是蜚聲海外。啟功體是指啟功先生晚年作品作為基本面貌(筆法、結字、章法),以黃金分割率理論作為創作原則所代表的書體。當前不少人都學習啟功體,而且電腦字庫出現了啟體,這都説明人們對啟功體的喜歡,説明瞭他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然而真正怎樣參透啟功字體的精髓,並融會貫通、自如創作,陸德軍先生是風神獨具的。筆者認為,其一,他深入學習黃金分割率在書法中的運用,能把握對位恰當的黑白對比。其二,懂得字外求字,不僅單純臨習啟功其字,而且研究學習其人 ,同時廣泛研究涉獵名家大家作品, 在前人智慧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獨特之處。通過品味陸先生的作品,你會看到“一個中心 兩個基本點”的存在。黃金分割理論就是一個中心,也就是字形、章法、黑白的處理處處活用黃金分割法;“兩個基本點”是“行筆如亂水通人過,結字如懸崖置屋牢”。多年來,他能夠從啟功和傳統書法中汲取營養,找到與自己性情相融的最佳“契合點”,獨闢蹊徑,自成面貌,這其中,下的功夫,用的心力,是常人無法輕易做到和理解的,也是絕非一兩句話就可以概括和説清的。

  依筆者看來,陸德軍先生首先是一個文人,其次才是書法家。書法是中國文化的基因之一,是文化的傳承的一種表現手段,書法不僅是寫字,而是通過寫字賦予我們的文化表現的神采。任何藝術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多種學科多種門類的交匯,比如説書法,它涉及到詩詞歌賦,繪畫和篆刻,要懂得文字的淵源和發展等等,書法創作是以文字作為表現主題的,文字是以文意、文辭為主的, 書法創作不僅要形式美,更主要的是書法的內容美,這才是作品的靈魂。陸德軍先生具備一個文人多方面的基礎學養。這是一個真正優秀書法家的基本要求。藝術表現境界的不同,即是藝術家文化內涵由內而外自然而然的表露和呈現,也是他對現實生活中感受和理解的折射和反映。一個藝術家,尤其是一個傳統門類的藝術家,其有兩點基礎最為重要,首先是思想識見,其次是文學修為。思想識見是縱觀歷史事物前後根本的尺度,也是分析認識事物發展形態、客觀規律深淺的依託,只有了解掌握事物的本質特徵、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做到有所依據和遵循,並産生思想的智慧,形成智慧的思想。其次是文學修為,文學修為涉及到古文、詩詞、小説等及各種文學和審美藝術知識學養。書法表現的是藝術視覺的感觀,其內容是以藝術之形而煥彩,如果內容不完美外在的再美,也不能達到美的藝術效果,這就是藝術品本身所具備的內在文化的蘊含。陸德軍先生則是學中文、搞新聞出身,而後多年從事理論教育和金融工作,特別熱愛閱讀,幾十年來,他閱讀了古今中外大量政經、哲學、文史、文學類書籍,尤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文學類的詩詞更是情由獨衷,研讀頗深,從而積澱了多方面的深厚理論素養和文化底蘊,先後發表新聞、言論、理論研究、業務探討文章近千篇 ,撰寫的幾十篇古、近體詩詞、詩歌及楹聯為《金秋詩刊》、《時代文學》等刊物發表,並在網上流傳。文化學養和思想的穿透力成為陸德軍先生藝術追夢道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其實是在文化的長廊裏漫步,而不僅僅是藝術的空間,所以,他的書法作品才既顯厚重更有文氣。

  “書懷逸興墨龍飛”。我們真誠地祝願陸德軍先生在今後的書法藝術創作上繼續勇攀高峰,書法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作品賞析:

書懷逸興墨龍飛——陸德軍先生書法藝術賞析四

 

書懷逸興墨龍飛——陸德軍先生書法藝術賞析四

 

書懷逸興墨龍飛——陸德軍先生書法藝術賞析四

 

書懷逸興墨龍飛——陸德軍先生書法藝術賞析四

 

書懷逸興墨龍飛——陸德軍先生書法藝術賞析四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