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種關於雪糕冰棒二次冷凍會産生可溶性毒蛋白的説法在網上流傳,提醒人們融化後又凍的雪糕不要吃。記者採訪江城營養專家,專家稱這種説法不科學,臨床上也未碰到過“可溶性毒蛋白”中毒的患者。
省營養協會秘書長、華科大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楊雪峰表示,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有可溶性蛋白,但沒有“可溶性毒蛋白”的説法,通常蛋白本身沒有毒。
蛋白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蛋白髮生變質,分解出有害的其他物質,其實並非蛋白本身的危害。如富含蛋白質的雞蛋、牛奶等變質,分解出硫化物,硫化物對人有害,還有強烈的異味,我們可以聞到臭雞蛋味,避而遠之,不會食用;再是蛋白質會吸引細菌大量繁殖,吃了含有這些有害菌的食物,就很可能導致胃腸道疾病,俗稱吃得不乾淨拉肚子;還有一些人會對蛋白質過敏,這種情況避免吃某些含蛋白的食物,如不喝常規牛奶。
楊雪峰表示,雪糕融化再凍,最可能影響健康的情況可能是冷藏環境不符合要求,引發了細菌的過量繁殖,這和蛋白並沒有關係。她建議,消費者買雪糕、冰激淩時,要看在不在保質期內、包裝有沒有破損,通常還是選擇外形完好的雪糕,避免給細菌繁殖造成可乘之機。一般短暫的解凍,並不會對雪糕有質變的影響。
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左學志告訴記者,從未碰到過“可溶性毒蛋白”中毒的患者。倒是大量食用生冷食物會造成胃腸道刺激及傷害,入秋之後,更應養胃,建議少吃雪糕冰棍冰激淩之類食物,吃的時候不要太猛,適當放一會,等到口感不是太冰時再下咽。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