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本網特稿】走出“高考拜物教”(圖)
發佈時間:2016-07-06 12:45:18 | 來源:中國網·新山東 | 作者:張志勇 | 責任編輯:高靜

【本網特稿】走出“高考拜物教”(圖)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 資料圖

  在全社會,人們把高考升學率作為教育品質評價尺規的時代終將成為過去!這就像今天沒有人再把GDP作為評價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主要指標一樣。

  ——題記

  

  6月7日至8日,我仍然像往年一樣,到地方巡視高考。

  不少地方,為了給考生創造一個安靜的備考和考試環境,可以説,做到了“一切為考生讓路”。就連建築工地也要停工,建築垃圾、渣土都要停運,等等。高考,關乎孩子的未來,關乎家庭的命運,似乎怎麼重視都不過分。其實,冷靜想想,建築工地、運送建築垃圾、渣土的車輛招惹考生什麼啦?這樣保護考生權益的結果,是不是在損害其他人的正當權益?這種所謂保護考生利益的行為,對考生本人的成長到底是利還是弊?又有多少人認真思考過。

  有一位官員,給我講了發生在他自己家裏的故事:妻子為了監督女兒學習,專門在女兒房間的門上按了一個貓眼,不時地趴在貓眼上看看女兒是否在學習。一會兒不看看,心裏就不踏實。時間長了,女兒也感到奇怪,媽媽怎麼知道自己在房間裏幹什麼呢?可憐天下父母心!可冷靜想想,這麼監管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她自己將來又能走多遠!

  在高考期間,我也看到了中央電視臺關於那所被冠以所謂“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中學的報道:警車開道,幾十輛大客車送學生去六安考場準備高考。警車開道的車牌是“91666”,意思是“就要順順順”。道路兩邊,家長夾道歡送。學校的操場上一直不斷地播放那幾首送行的歌曲:《好日子》《好運來》《旗開得勝》。我不知道,這些報道究竟要向社會傳遞什麼樣的資訊。

  ……

  每年,人們在盤點一個地方的教育政績的時候,最能挑動人們神經的,似乎就是這個高考季裏發生的各種故事。

  冷靜想想,在我們這個高考大國,演出的高考活劇何止這一齣兩齣。

  就像農民種莊稼一樣,一年一個收成。而要獲得好收成,就要有好種子,於是搶生源,“花錢買好苗子”的鬧劇常年在不少地方上演;有了好收成,就要賣個好價錢,於是,各地“狀元”們可以“待價而沽”,那些所謂的重點大學招生人員,在高考分數出分的當天,早就潛伏到各省,通過威逼利誘,爭取先拿到考分名冊,然後,去做高分學生本人和學生家長的工作,這個學校的遊説者前腳走,那所學校的工作隊就進來了,各自搖動巧簧之舌,許以各種條件,恨不得將天下狀元全部一網打盡,全沒有了大學之斯文。他們這些人也挺可憐的,明明知道多幾分、少幾分,並不決定人才的培養品質,但他們已被面子所綁架。

  當然,還有各種“慶功劇”,也有“互掐劇”,你説你第一,我説我第一……。在這裡,誰是第一已不重要,教育的斯文與尊嚴,就連教育無論如何都不能突破的底線——誠信,也都早已成了一地雞毛。

  

  這一切,都以高考的名義,這一切都以高考改變命運的名義,……在上演。

  經過十年文革,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在那樣一種極端困難的時代,如何把中國從十年文革的極左思潮中拉出來,鄧小平選擇了教育和科技。1977年,在全國恢復高考制度,讓許多莘莘學子迎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可以説,高考制度的恢復,成為當時國家百廢待興、撥亂反正的關鍵一著,成為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成為億萬家庭改變命運的重要路徑。

  彈指一揮間,39年過去,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三大變化:一是從精英高等教育進入大眾高等教育,在許多地方甚至已進入了普及教育階段,高等教育機會短缺的時代已成為過去。二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已從國家計劃分配轉變為市場自主擇業。大學生能否通過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已經不能靠大學生這個身份自身來確定,而是由其所接受的大學教育本身所給予的能力和素質來決定。三是人們走進大學之門的路徑已經多樣化,已不再是只有一次性高考上大學這個“獨木橋”。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及其高考所承載的功能,與39年前恢復高考制度時相比,已發生了重大變化:高考不再像精英高等教育那樣直接承擔改變學子命運的功能,而是為每個人提供其適合的高等教育學習機會,從而為人的生活、就業、謀生奠定基礎。

  可是,受“高考決定命運”這種精英教育高考功能觀的影響,在整個社會形成了“唯升學率馬首是瞻”的教育政績觀,每逢每年的“高考季”,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的各種聲音甚囂塵上,重獎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的報道不絕於耳。一年一年,週而复始,導致整個教育都在圍繞高考來運轉,以至讓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的宣傳、炒作綁架了整個教育,教育的功利性越來越強,離黨的教育方針、離教育的本質越來越遠。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扭曲了教育的本質。當一個地方,把追求高考升學率作為教育政績的主要追求的時候,這個地方的教育往往就會陷入單純重視智育,而忽視德育、體育、美育的泥沼之中。這種應試教育,極大地擠壓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扭曲了教育的本質,是與黨的教育方針所追求的人的全面發展相背離的。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導致基礎教育的同質化傾向越來越嚴重。教育成為工廠,成為製造大學生的流水線,……這種追求大規模、工廠化的辦學思維,與人的成長、與人的培養規律是背道而馳的。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極大地擠壓了我國教育改革的空間。人們明明知道單純的應試教育是違背教育規律的,但在片面的教育政績觀驅使下,誰也動彈不得,誰也不敢冒險去實施教育改革。這就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頂層制度設計一個又一個,而各地的教育運轉卻原地不動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嚴重削弱了我國教育的競爭力。不少地方把高考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的主要依據,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已經綁架了我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整個教育陷入了日趨嚴重的升學競爭之中,重復學習、重復訓練成為許多地方的教育常態……,以至於各地普遍提前結束初中、高中的新授課程進行備考,事實上等於縮短了我國中小學教育學制,導致中小學生接受新知識學習的時間越來越短。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製造了大量的考場失敗者。我們的應試教育體制,只承認英雄,只崇拜學霸,整個學校體系就像眾多的綿羊圍繞著一隻藏獒來玩,成者王侯敗者寇,導致大量的學生以失敗者的心態進入社會。國家興辦教育事業,從根本上説,是為了促進每個公民的全面的自由的發展,而不是為了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更不是為了追求少數人的升學成功,而是為了每個孩子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教育。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嚴重扼殺創新人才的培養。人才是多樣的,教育是多樣的,可我們的高考制度以總分論英雄,截長補短,提高總分是王道,在這樣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我們的教育不是鼓勵個性發展的教育,更無法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多樣化的課程和成才路徑,培養學生興趣、張揚學生個性的教育道路幾乎被堵死。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並沒有給社會底層的孩子真正打開社會流動的通道。不然,人們就不會關注近年來重點大學農村學子佔比下降的問題,國家也就不會出臺各種面向農村學子、貧困地區的“專項計劃”。人們將“高考”看作是社會公平的典範,看作是弱勢階層改變命運的惟一通道。問題是,一方面,越是弱勢階層的子女,其受教育條件、家庭教育環境越差,獲得優質教育資源和優質教育機會的可能就越低,同時,更不可能通過額外的教育補習去提高升學能力。另一方面,在殘酷的升學競爭中,如果學生獲得的應考知識不能轉化為素質和能力,他們在走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社會競爭大舞臺的時候,因為缺乏必要的社會資本,更會處於弱勢地位。這就是一些貧困家庭的子女,大學畢業一旦無法找到工作,非但自己不能改變命運,甚至會導致整個家庭因教致貧。因此,以知識傳授為本位的應試教育,並不是農村孩子的“盛宴”。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引發了全社會日趨嚴重的非理性教育思潮。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把高考看作是決定命運的關鍵一戰,導致全社會對教育瀰漫著一種非理性的教育思潮,在這種高考決定命運的非理性教育思潮的蠱惑之下,人們誰也不敢輸在所謂起跑線上,而這個起跑線越畫越早,早到人種、胎教、早教、幼兒園啦!中國的兒童,從此成為沒有童年的一代。這種教育危害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心靈的健康成長,導致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失去了積極的人生體驗。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形成了一大批應試教育的“食利者”。當全社會陷入對高考升學率的盲目崇拜的時候,當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育政績觀統治教育的時候,整個社會就圍繞著應試教育形成了一個長長的利益鏈條,各種競賽、培訓、有償家教、補課,……培養了一大批寄生在高考這根利益鏈條上的“食利者”。作為利益集團,他們自身已成為阻礙教育改革的一股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他們讓有錢人獲得了更多的教育機會成本,正在破壞教育公平的基礎。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給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將我國少年兒童牢牢地摁在日益扭曲的升學競爭的戰車上,他們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給整個人生基調留下的灰暗的消極體驗;他們早早地就被灌輸了一種“多考一分,幹掉一千”的“有你無我”叢林思維,扭曲了這些孩子的健全人格;他們早早地成為全社會勞動時間最長的一個群體,導致這些孩子的“早熟”……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精英教育的高考功能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已經成為我國教育健康發展的一種“異已”力量。

  這讓我想起了拜物教。這是把某種物當作神來崇拜的一種原始宗教。在原始社會中,原始人由於對自然現象缺乏理解,以為許多物體如石塊、木片、樹枝、弓箭等具有靈性,並賦以神秘的、超自然的性質,以及支配人的命運的力量,從而形成了拜物教。

  走出“高考拜物教”,掙脫“高考”以及由此形成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對教育的統治,迫切呼喚全社會教育理性的回歸。

  這讓我想起了德國哲學家康得在《什麼是啟蒙運動》中的精闢思想。他説:“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了。

  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

  走出“高考拜物教”這一影響、束縛、制約我國教育健康、科學、可持續發展的“異己”力量,需要我們以極大的教育理論勇氣,運用我們的理智,正確認識高考的功能。

  今天,全社會關注高考、支援高考、理解高考是好事,但是,圍繞高考的一系列非理性認識必須進行清理。

  高考關乎人的命運,但高考並不能決定人的命運。

  高考的成功並不等於人生的成功,高考的根本意義就在於為不同的人提供其適合的高等教育機會。

  高考重要,但高考並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根本。

  高考升學率關乎教育品質,但教育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了追求高考升學率,而是為了促進每個人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從教育的終極意義上講,一個贏得發展比贏得高考更重要;一個人一旦贏得了發展,就一定會贏得高考。

  歸根到底,評判一個人所接受的高中教育是否成功,並不是高考本身,而是為人的一生的成功奠定了什麼樣的基礎。

  走出“高考拜物教”這一影響、束縛、制約我國教育健康、科學、可持續發展的“異己”力量,需要我們以極大的教育啟蒙勇氣,運用我們的理智,開展一場教育思想解放運動。

  從政府層面講,各級政府興辦教育要徹底走出為少數學生升學服務的“精英思維”的束縛。政府舉辦教育絕不是為少數人升學,更不是為少數人升入重點大學服務的。判斷一個地方教育健康與否、成功與否的標誌,是人民群眾受教育機會的保障水準和每個人身心健康發展的水準。

  從社會層面講,全社會要儘快走出爭相為第一名喝彩的“狀元思維”的束縛。熱炒“高考狀元”,比拼“北清率”、“一本率”,這種只為少數人的成功喝彩的教育思維,一方面,在全社會助長了應試教育的政績觀,催生了愈演愈烈的非理性教育思潮,惡化了全社會的教育環境;另一方面,不承認學生的差異,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學生的成功,只承認少數學生的成功,將大多數孩子打入失敗者的行列,惡化了學生的成長、成材環境。

  從學校層面講,學校教育要走出一切圍繞考試升學運轉的“應試思維”的束縛。學校教育應該有基本的教育理性,學校不是為應試而存在的,學校教育存在的終極意義是為了培養人、造就人,育人永遠是學校教育最神聖的使命,否則,學校也就失去其自身存在的意義;學校教育應該有基本的法治意識,必須遵循憲法所確立的國家的教育宗旨,必須遵守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否則,學校就失去了培養現代公民的資格;學校教育應該有基本的科學精神,必須尊重教育規律,必須依靠教育科學,否則,學校也就失去了現代精神;學校教育應該有基本的底線思維,學校在追求升學功利時,不能以犧牲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發展、長遠發展為代價,否則,學校教育就失去了應有的教育正義。

  從家庭層面講,家庭教育要走出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龍鳳思維”的束縛。這種思維的最大危害在於:把教育當作孩子“出人頭第”、“光宗耀祖”的工具,把孩子考試的成功當作孩子人生的成功。這種思維讓家庭教育患上了“近視症”,孜孜以求的是孩子在考場上的成功,而忽視了孩子最可寶貴的“成人教育”:品格、能力、個性、創造性……。從“龍鳳思維”到“成人思維”,這是中國家庭教育轉型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教育的最大希望!必須承認,今天的時代,今天的父母,已經具備家庭教育回歸理性的條件。(張志勇)

 

熱點新聞
滾動
山東省委省政府緊急通知:進一步做好抗災救災工作
省領導到濰坊市察看暴雨災情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電建鐵軍風雨兼程創業逐夢“情未了”
世界溫商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大會舉行
山東對優秀醫師進行表彰 龔正作出批示
中電建核電公司獲評全國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先進單位
+更多
濟南先行區2021年開展八大行動 科學繪就“一張藍圖”
濟南先行區2021年開展八大行動 科學繪就“一張藍圖”
湖上寒霧生 舟行入畫境
湖上寒霧生 舟行入畫境
官方推週密方案引客春遊絲路
官方推週密方案引客春遊絲路
首趟中歐回程班列抵達濟南 打通國際鐵路大通道
首趟中歐回程班列抵達濟南 打通國際鐵路大通道
濟南至莫斯科中歐班列兩週一班常態化開行
濟南至莫斯科中歐班列兩週一班常態化開行
土耳其小夥愛網購 欲網商留杭
土耳其小夥愛網購 欲網商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