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瀏鄉石別村
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境內,生活著12萬多壯族群眾,他們大多生活在壩區和槽區,或者江河流域的 河谷地帶 ,由於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地區條件的制約,壯族的 房屋 大都是依山而建,採用 幹欄式建築 方式,其中溫瀏鄉石別村的民宅是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古老的 幹欄式建築 ,二樓建有圍欄
典型的吊腳樓
石別村位於丘北縣東北面,距縣城60余公里,地處珠江水系南盤江幹流清水江支流 河谷地帶 ,這裡雖然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但因海拔不足1000公尺,加之四面是高山,中間是河谷。因此,夏季氣溫較高,氣候炎熱。壯族人喜歡把村子建在山腳下或者半山坡向陽、通風好的地方。後山和村邊栽上樹木,規定不得亂砍濫伐,以保持村莊的生活安全。石別村180余戶人家的房子就建在高大陡峭的半山坡上,民宅延續壯族古老傳統的 幹欄式建築 ,這種 房屋 採用瓦屋面土墻或者木板墻,具有防潮避暑的特點,冬暖夏涼,即便是炎熱的夏天,只要鑽進 房屋 裏,就感覺很涼爽。
房子一半懸空而建
房子的底層
房屋 一般建有兩層至三層。一樓主要是飼養牲畜和堆放農具等,二樓供人居住,三層主要用來堆放糧食和儲藏一些家什。人居住的二層樓房,中間是面積較大的堂屋,建有廚房、火塘,吃飯、休閒、刺繡等都安排在這裡。堂屋兩邊是房間,房間的安排是按照家中人輩分而定,老人住靠左邊廚房的房間,右邊的房間是年輕人居住。
古樸的巷道
村中的街道
石別村的街道很狹窄,有的地方牛車也難過去。造成這種現象的是石別村的宅居地很金貴,沒有更多的建房處,還有一種説法是,壯族民居從古到今都是緊挨著修建,鄰里之間好溝通,是團結和睦的象徵。長期以來,石別村的生産生活主要依靠人背馬馱,村民已經完全接受這樣的生活環境。古老建築、窄街道和純樸的壯族群眾構成了石別村一道靚麗風景。
二樓上的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