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楊雲攝
圖為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楊雲 攝
圖為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楊雲 攝
中新網貴陽7月8日電 題:貴陽全力呵護“生態之腎”濕地多元價值受重視
作者 楊雲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裏,浙江遊客黃綿綿欣賞著盛開的荷花,不由自主地吟誦起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詩句。
“咔咔咔”!一群來自廣東的攝影愛好者用相機記錄著一幕幕小橋流水的鄉愁圖畫。在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幾隻水鳥正在河邊農田裏悠閒覓食。相隔僅數米,周邊的村民插秧種田,人來鳥不驚!
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是在已建成的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基礎上,整合阿哈水庫濕地申報建設的國家級濕地公園,總面積1218公頃,分為保護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5個功能區,濕地面積473公頃,有河流、沼澤、人工濕地三大濕地類型。
走進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記者看到,貴陽市民有的鍛鍊身體,有的與家人朋友拍照,還有的安靜地坐著欣賞公園裏的風景。
“與濕地共生,才能感受生態貴陽。”70余歲的貴陽市民王擁軍告訴記者,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阿哈湖都是貴陽飲用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河水湯湯,哺育了無數沿河而居的貴陽百姓。
據了解,1958年,為解決貴陽城市用水而動工修建阿哈湖水庫。1965年,水庫竣工,初期主要功能為防洪、養魚、農灌、生活使用。1966年,該區域為南郊公園,並與貴陽河濱公園、森林公園、黔靈公園一起,構成貴陽市民最早的城市公園記憶。1982年,阿哈湖水庫定位為貴陽市飲用水源地,與“紅楓湖”、“百花湖”並稱貴陽“三口水缸”。上世紀90年代開始,阿哈湖水質開始惡化,為改善這一狀況,2005年以來,貴陽市成立阿哈湖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2012年,踐行多年生態文明理念的貴陽,整合苗圃所、小車河和南郊公園的自然生態資源,以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全新面貌成為貴陽市民最喜愛的地方。2013年,貴陽市決定將阿哈湖水庫與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整合申報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2015年1月,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林業局驗收,成為貴陽首個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是位於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是生物多樣性的搖籃,擁有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是一種獨特、多功能生態系統,在生態平衡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被譽稱為“地球之腎”“生態之腎”。
地處雲貴高原的貴州,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因此以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為主的濕地資源尤其珍貴。資料顯示,因特殊的生態區位,貴州的濕地系統對長江、珠江中下游地區具有不可忽視的生態屏障功能,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是“兩江”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載體。
截至2015年底,貴州核實了6218塊濕地斑塊,建立了貴州省濕地資源數據庫;建立濕地類型和濕地相關的自然保護區20處,並建立國家濕地公園及省級濕地公園32處;劃定315萬畝“濕地生態紅線”,已初步構建起貴州濕地保護體系。
貴州對濕地保護也進入了法制化軌道。2016年1月1日起實施的《貴州省濕地保護條例》規定,每年10月的第三個星期為貴州濕地保護周。
為加強濕地保護,2016年3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成立貴州省濕地保護委員會,委員會主任由貴州省副省長擔任。為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濕地保護方面的工作,貴州省林業廳、貴州省發展改革委、貴州省科學技術廳等12個政府職能部門參與其中。
“貴州濕地資源獨特、類型多樣、生物資源豐富、生態地位重要,在維護全省氣候安全、糧食安全和水環境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著很大的生態經濟價值。”生態專家認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