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掘的河源蟲跡化石。
發掘的蟲跡化石直徑3.3釐米。
呂君昌博士(左一)在杜衍禮館長(右一)的陪同下,鑒定新出土發掘的蟲跡化石。
在河源市區迎客大橋西邊發現蟲跡化石之地。
廣州日報河源訊 河源市區東江河畔附近首次發現蟲跡化石!記者昨日從河源恐龍博物館獲悉,這是該市首次發現蟲跡化石,也是華南地區首次發現蟲跡化石。在江西贛州開展地質考察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博士獲悉這一消息後,專程從江西趕來河源考察鑒定蟲跡化石,呂君昌博士稱,在南方地區發掘蟲跡化石尚屬首次。
河源首次發現
蟲跡化石
據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介紹,今年4月上旬,在河源市區迎客大橋西邊恐龍蛋化石埋藏地施工的一民工向該館報告,稱在一塊紅砂岩地塊的表面發現一件隆起的東西不知為何物,請求該館工作人員前往辨別和鑒定。
河源恐龍博物館隨後派出多名工作人員趕往現場,發現這塊嵌在灰綠色與褐紅色粗砂岩之間、露出一丁點地面的化石並非恐龍骨骼化石,且該館工作人員也從未見過這種化石,因而該館決定先將這塊重約半噸的化石從粗砂岩中剝離和修復出來,然後再邀請中科院的專家進行專門鑒定。杜衍禮稱,該館工作人員先後花了近2個月時間細心修復,才讓這件隆起成圓形蟲管狀的蟲跡化石重見天日。
“以前在河源境內發掘的多數是恐龍骨骼化石,其顏色多為白色或灰白色,而這次發掘的卻是暗灰色的圓形蟲管狀化石”,杜衍禮稱,河源市自1996年3月3日首次在境內東江河畔附近發現恐龍蛋化石以來,整整20年後第一次在東江河畔發掘出非恐龍蛋化石或恐龍骨骼化石。
初步確認為7000萬年前蟲跡行成的化石
昨日,在江西進行地質考察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博士獲悉這一情況後,專程從江西趕往河源恐龍博物館。經現場鑒定,呂君昌初步確認這塊化石為約7000萬年前與河源恐龍同年代形成的蟲跡化石。
記者現場看到,嵌在粗砂岩裏隆起的蟲跡化石直徑為3.3釐米,“捲曲”在粗砂岩層內的蟲跡化石長度無法估算,發掘和修復露出的這塊蟲跡化石,呈暗灰色彎曲的圓形蟲管狀。呂君昌告訴記者,此前他在河南鄭州等北方地區考察時,曾發現與河源相類似的蟲跡化石,但當地的蟲跡化石一般都在沼澤地裏形成的,而河源首次發掘的蟲跡化石是在東江河畔附近。
呂君昌博士昨日接受廣州日報記者獨家採訪時稱,蟲跡化石一般在湖泊邊或沼澤地裏較為常見,目前已知在重慶市梁平縣禮讓鎮玉石村、黑龍江省賓縣北部的松花江邊和河南鄭州等北方地區發現有蟲跡化石,而在廣東河源尚屬首次發現,這次也是華南地區首次發現蟲跡化石,在南方地區多雨潮濕的地方,蟲跡化石很難形成也很難被發現,在華南地區發現蟲跡化石非常罕見。呂君昌稱,蟲跡化石在河源乃至廣東及華南地區首次被發現,這對研究當時河源及華南地區的古生物與古地理環境有著重要的科考價值。
蟲跡化石的形成
有極為苛刻的要求
呂君昌説,蟲跡化石一般為蠕蟲或無脊椎動物在沼澤地、河灘、湖邊或江邊的淺水水體下鬆軟的淺表泥土爬行時留下的痕跡,其“足跡”受長年地下的高溫高壓而硬化並形成化石。
蟲跡化石的形成對當時地表的濕度、黏度、顆粒度等都有極為苛刻的要求。呂君昌稱,蠕蟲或無脊椎動物在幹硬地面上的足跡相對淺會很快消失,在過軟地面上的痕跡因含水量高和流動性大,蟲跡也會被周圍的泥沙埋沒而消失,只有在泥沙濕度適中時,蠕蟲爬行的痕跡才能永久保存下來。
呂君昌説,在河源首次發現的蟲跡化石確實非常罕見,這也從另一方面佐證了當年活躍于東江河畔的恐龍與古生物種類相當豐富和繁多。
蟲跡化石標本
將珍藏在河源恐龍博物館
“在河源東江河畔附近首次發現的這塊蟲跡化石,只是蟲跡化石的一小部分”,杜衍禮稱,截至目前,河源境內發掘的古生物化石品種繁多,而且化石分佈範圍廣,河源由此被國內考古專家譽為“南國古生物寶庫”,近年來,該市在東源縣蝴蝶嶺工業園先後發現了霸王龍(恐龍)化石和南雄龜化石,還在東源縣農林街、河源市區越王大道、河源市高新區又先後發現了黃氏河源龍(恐龍)化石與“華南巨龍”(恐龍)化石,並在東源縣雙江鎮增坑村發掘出數量眾多的菊石化石。
杜衍禮説,首次發現蟲跡化石是一個開端,相信河源市區東江河畔附近的地下會埋藏有更多的蟲跡化石。杜衍禮稱,下一步,該館計劃將發掘的這塊蟲跡化石標本在河源恐龍博物館珍藏並永久展出,並將邀請國內外相關專家到河源實地留存的化石埋藏地作出進一步的蟲跡化石考察與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