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月球微型鑽機,1:250萬月球地質圖,“十二五”期間,國土資源科技工作曾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步入“十三五”,國土資源部將科學研究重點放在了哪些方面呢?
近期發佈的《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中提出了要在“十三五”期間,繼續推進極地與行星地質研究。與此同時,要以深地、深海、深空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構建向地球深部進軍、向深海空間拓展和深空對地觀測的國土資源戰略科技新格局。
據了解,極地研究包括極地地質、極地地球物理勘探等科學探索,這是“入地”。與之相對的,行星地質研究就是要“上天”了,研究內容包括開展火星和月球試驗場建設研究、“地-月-火星”對比研究等。地質研究為何還要“上天”?如此複雜的“上天入地”將如何實現?
近期發佈的《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中提出,推進極地與行星地質研究。包括加強極地能源和生態資源、冰鑽技術、冰芯中的微生物學等極地科學探索;開展火星和月球試驗場建設研究、“地-月-火星”對比研究;組織月球與火星地質編圖等內容。
地質研究為何還要“上天”?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火星與地球同為行星,要深入研究地球系統,離不開對月球、火星的研究。
“十二五”期間,我國國土資源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例如,月球隕石定年研究自主開發了月球微型鑽機,月球重力場研究編制了首幅1:250萬月球地質圖(虹灣幅);南極普利茲灣-北查爾斯王子山基礎地質研究編制了第一幅南極板塊高精度三維地殼和岩石圈結構圖等。
劉曉春就是地質力學研究所南極地質研究團隊的成員之一。他介紹,他們在這裡發現了第一塊南極隕石,從而拉開了南極隕石收集的序幕,為我國成為繼日本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大南極隕石擁有國作出了貢獻。他們在南極成功地布設了天然地震臺站,首次繪製出整個南極板塊的三維地殼和岩石權結構圖,向全世界清晰地展示了南極大陸及附近海域的深部結構特徵。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的研究成果為本階段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關領域目前已經開展了月球遙感地質、月球重力場、月球編圖、火星實驗場對比選址、微型鑽機的研究等工作。本次,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提出哪些創新研究?
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的“上天入地”還不止于極地與行星地質研究。《規劃》中明確,“十三五”期間要以深地、深海、深空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構建向地球深部進軍、向深海空間拓展和深空對地觀測的國土資源戰略科技新格局。
向地球深部進軍
地球深部裏有什麼?為何要向地球深部進軍?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地球深部蘊藏了絕大部分的資源和能源。有學者研究認為,如果我國固體礦産勘查深度達到2000米,探明的資源儲量可以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另外,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不足。無論是解決我國能源資源需求還是開拓地下發展空間,深地探測都是國土資源戰略科技的不二選擇。
向深海空間拓展
姜大明介紹,地球上海洋接近90%的面積是水深超過1000米的深海,深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礦産、生物等戰略資源,有專家估計,全球未來油氣總儲量40%將來自深海,未來替代能源“可燃冰”也主要來自深海,深海更是研究解決生命起源、地球演化、氣候變化等重大科學問題的前沿領域,因此,要向深海空間拓展。
深空對地觀測
什麼是深空對地觀測?姜大明把它比喻成,是先竄出地球,然後扭頭,回看地球。
姜大明表示,目標是,到2020年,國土資源領域發射21顆業務衛星、6顆科研衛星,整裝建成技術先進、功能互補、協同作業的國土資源業務衛星觀測體系;健全國土資源衛星業務應用系統,實現衛星數據即時推送、處理和業務應用,推動深空對地觀測在國土資源、海洋管理、測繪地信、防災減災領域進入世界前列。
他指出,目前,我國主要是衛星應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衛星數據應用效率不高,共用機制不夠完善,特別是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整合融合技術、國土資源全要素遙感提取技術等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記者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