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到2020年,城鄉二元結構壁壘基本消除,義務教育與城鎮化發展基本協調。目前在許多地方,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優質教育資源緊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嚴重,農村學生和打工者子女上學面臨不少問題。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辦理流程繁瑣、證明要求多(70.2%)。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上學,受訪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師資力量(78.0%)。如果家鄉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實現一體化,55.0%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更願意讓孩子在戶籍地上學。
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最大困難是流程繁瑣證明多
邊琴琴和丈夫在北京打工已經8年,他們10歲的女兒在農村老家的小學讀三年級。每到暑假,邊琴琴夫妻倆就會把女兒接到北京團聚。雖然沒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但邊琴琴對女兒的教育投入不少。“每個暑假,我都給她報不同的興趣班,有舞蹈、游泳、書法等。孩子在老家見識少,照看她的爺爺奶奶也不方便送她去縣裏上興趣班,只能在暑假多學一些”。讓邊琴琴憂心的是,公公婆婆對這個女兒過於溺愛,孩子會養成一些壞習慣。
42歲的葛玉林不久前剛剛結束了在上海的打工生涯,回到河北老家。他用這些年的積蓄,在縣城裏買了一套房,一家人遷進城裏居住。然而,孩子的上學問題卻成了他的心病。“兒子之前一直在農村小學讀書,到了該升初中的年紀,我很想讓兒子進縣裏的重點初中讀書。但是由於一家人戶籍地還在農村,沒能辦成手續”。
受訪者中,69.7%的受訪者是在外打工者,其中,44.9%的受訪者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市區打工,14.8%的受訪者在其他地級市打工,6.9%的受訪者在縣級市打工,2.3%的受訪者在鄉鎮或農村打工。
76.4%的受訪者子女處於義務教育階段。34.3%的受訪者子女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市區上中小學,13.1%的人的子女在其他地級市上中小學,17.7%的人的子女在縣級市上中小學,9.9%的人的子女在鄉鎮或農村上中小學。
據受訪者觀察,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辦理流程繁瑣,證明要求多(70.2%),其次是難以進入好學校或重點班(68.0%)。其他困難或問題還包括:學校會變相收取借讀費(53.4%),相關補助難以落實(37.1%),與當地戶籍學生分開編班(29.2%),在學校遭遇歧視(20.7%)等。
通過交叉分析,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市區打工的受訪者認為,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面臨最大問題是辦理流程繁瑣,證明要求多,其次是難以進入好學校或重點班。而在其他地級市、縣級市、鄉鎮或農村的打工者認為,難以進入好學校或重點班是最大問題,其次是辦理流程繁瑣,證明要求多。
邊琴琴對記者説,她女兒到上小學的年齡時,她曾想把女兒帶到北京讀書,但由於相關的材料不齊全沒能順利辦理。“按規定我們需要提供暫住證,可是我們夫妻倆在這邊打工一直沒有辦過。另外還需要提供在家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我們回家跑過一趟,辦起來很麻煩,孩子的爺爺奶奶也在家,最後還是讓她留在老家讀書了”。
河北省某縣城小學老師劉靜(化名)告訴記者,現在從農村到縣裏打工的青年越來越多,孩子上學是很多人發愁的事情。“幾年以前,農村孩子進縣裏的小學初中讀書,還可以托關係、交借讀費。後來要求小學初中不能收借讀費了,嚴格劃片入學,縣裏的學校也人滿為患,農村孩子只能在老家讀書”。劉靜説,鄉里和村裏的學校無論是師資力量、設施還是校風,和縣裏學校差距都很大,而且由於撤點並校,一些農村學生上學很不方便,需要走很遠的路。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彭澤平指出,近年來,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差距總體趨勢在縮小,但絕對差距依然很大。“我國城鄉義務教育發展的分化、失衡與斷裂,有自然、歷史的原因,但從根本上説源自城鄉教育分割、分離、分治二元制度及其政策安排”。至於城鄉義務教育失衡的原因,他認為,既有基礎教育“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制度的影響,也與義務教育師資管理配置的“城鄉失公”、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的“城鄉失衡”、長期以來我國“精英化”的義務教育政策取向等有關。
如城鄉義務教育實現均衡化,55.0%受訪者更願意讓孩子在戶籍地上學
葛玉林對記者説,沒能把兒子送進更好的學校,讓他感覺對孩子虧欠很多。他希望兒子以後能升入縣裏的初中,然後考入市裏升學率高的高中,將來考入好大學,獲得更好的教育。
調查顯示,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上學,受訪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師資力量(78.0%),其次是硬體設備(59.3%),第三是升學情況(55.5%)。受訪者看重的其他因素依次是:離家距離(48.9%)、班級人數額度是否適當(24.8%)、美育體育課是否開設齊全(24.2%)、是否在更大的城市(20.7%)、補助額度(10.0%)等。
進一步分析發現,比起在其他地區打工的受訪者,在縣級市打工的受訪者最看重中小學的師資力量,其次是升學情況,硬體設備排在第三。在縣級市、鄉鎮或農村打工的受訪者,對於學校是否在更大城市的重視程度,超過了對美育體育課是否開設齊全的重視程度。
“考慮到孩子在北京讀書難以進入好學校,高考(精品課)時還得返回戶籍地,讓她在老家讀書也有好處。”邊琴琴説,隨著對北京教育政策了解的增加,她感覺即使當初成功讓女兒留在北京讀書,之後還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我們夫妻倆以後也得回老家定居,現在已經在市裏買了房,希望女兒以後能進市裏上初中”。
調查顯示,如果家鄉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實現均衡化,55.0%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更願意讓孩子在戶籍地上學,30.1%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説,僅14.9%的受訪者表示不願意。
對於推動城鄉義務教育真正實現均衡化,彭澤平認為,必須打破義務教育城鄉分割、分離、分治的制度瓶頸,建立以共生理念為基點、促進城鄉義務教育雙向有機聯動的一體化辦學管理體制、教育投入配置體制與教師人事管理體制。
受訪者中,33.6%的人戶籍地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市區,25.5%的人戶籍地在其他地級市,18.3%的人戶籍地在縣級市,22.3%的人戶籍地在鄉鎮和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