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30日,原二汽改片區的243戶居民全部領到了“回家”的鑰匙。對於居民來説,等待他們的不僅有新房,還有更美的生活,而對於甸柳新村街道和舊城集團來説,他們不經意間造就了一個奇跡,一個零強拆的奇跡。
最初改造方案 “沒有一個不罵的”
在城鎮化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拆遷一直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但是在甸柳新村街道二汽改(第二汽車改裝廠)片區的改造過程中,247戶居民都簽署了拆遷協議,無1戶強拆。事實上,二汽改片區改造曾因居民不滿拆遷方案而一度擱置,所經歷的過程十分波折,最後能夠取得一個幾乎讓全部拆遷戶都滿意的結果,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
她叫陳葉翠,是甸柳一居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是我省第一位直選産生的“小巷總理”。今年7月1日,陳葉翠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被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獎章和證書。能享有這種榮譽的,山東只有四人。
二汽改項目的初步改造方案,是在2008年下發的。居民看到以後,“沒有一個不罵的”,不是這家不通風,就是那家見不到光,有位居民置換後的房子僅僅比被拆的房子大兩個平米,就要補交十多萬的差價,很不合理。居民和開發商之間的矛盾升級,幾乎無人配合拆遷。
看著居民不配合的態度,開發商急了,他們找到了陳葉翠,希望利用她的威望來説服居民同意拆遷,但是遭到了陳葉翠的拒絕。
陳葉翠斬釘截鐵地對開發商説:“我自己都想不通,怎麼去做居民的工作!”隨後,她拿自己家舉例,“我家的廁所是6個平方,你們置換後的房子臥室才7個平方大!老百姓怎麼住!”在陳葉翠看來,最初的那套方案根本無法保障拆遷戶的根本利益和合理訴求。
後來在一次談判會上,陳葉翠徹底爆發了,她代表拆遷戶當場對開發商大聲説:“回家量量你們家的廁所,再來設計老百姓的臥室!”
因為居民與開發商在拆遷方案上分歧較大,二汽改項目在2009年擱淺。
挨家挨戶聽意見 片區改造“零強拆”
從2012年8月開始,在多方推動下,二汽改項目再度啟動。吸取上次的教訓,項目重啟後,相關主管部門面對247戶拆遷戶挨家挨戶發出了意見徵求書。
同時,以陳葉翠為首的甸柳一居居委會也針對拆遷中出現的問題,構建協商平臺,多次召開社區居民代表會議或居民大會決議,積極為居民發聲,平衡了拆遷戶、開發商和政府三者之間的利益。
今年77歲的朱保(化名)還清楚地記著陳葉翠為他們跑上跑下的情景。“我們選的房子比原來的要大十多個平方,補的差價也很合理,這多虧了陳主任幫忙協調。沒有她,我們和開發商、拆遷辦的人談判,可就難了。”
在陳葉翠的努力下,二汽改宿舍院評估基準價9600元/平方米,最高補償單價達到9900元,這在當時省城片區改造的拆遷補償標準中算是很高的了。
“這次回遷安置的房子,我覺得還是很合適的,不再像以前按照比例回遷,而是保證居住面積不低於被拆房屋的面積,像我家65個平方,就可以選85平方的,各項補貼抵頂之後,只需要拿一兩萬就可以了。”回遷居民趙大爺談起自己的新房,始終樂呵呵的,他自己覺得花這些錢能住上新房很合算。
二汽改片區居民對此方案十分滿意,片區247戶居民全部簽訂了拆遷協議,其中有243戶選擇了回遷安置,其間沒有發生一例強拆事件。
“拆遷是好事,好事就應該辦到群眾的心裏去,就應該辦得人性化,多聽聽老百姓的合理訴求。”陳葉翠説,第一次改造之所以沒有成功,就失敗在不夠人性化。
在外漂泊三年 才知家的可貴
2016年6月29日、30日,對於原二汽改片區選擇回遷的243戶居民來説,可是個大日子。因為這一天,他們終於領到了盼望三年多的回家鑰匙。劉福運和老伴陳世英,已經在外邊漂泊三年了。這三年雖然跟著兒子一起居住,但是,老兩口總覺得少點什麼。沒有漂泊在外的經歷,不知道家的可貴。
6月30日下午,劉福運和老伴來到了鑰匙發放現場。這裡早已聚滿了很多心急的二汽改老住戶,他們圍著發放鑰匙的工作人員,連珠炮似的問:“新房的設施都齊全吧?我們簡單裝修一下就能住吧?有物業公司專門管理嗎?”聽到滿意的答案時,大家都樂得合不攏嘴。
劉福運也十分高興,辦完手續就馬不停蹄地帶著老伴去看新房。他家住在十樓,是個小三居。一開門,老劉就仔細地檢查新家,他推了推門,觀察門的間隙是否過大,又看了一下窗戶,看看窗戶和混凝土介面是否有縫隙。
“房子格局挺好,南北朝向,客廳敞亮,通風透氣,挺好!”劉福運對新房很是滿意。“三年多,終於回家了!”劉福運説到這裡,被老伴陳世英打斷了,“要是從2014年開始蓋房算起,現在交房挺快的啦!”
雖然頭一天才開始交房,但是有的鄰居已經開始裝修了,這可急壞了老兩口。他們也想抓緊時間裝修, “無論怎樣都得在9月1號之前弄完,到時候上小學的孫女中午才能有地吃飯啊!”著急歸著急,老劉眼中還是充滿笑意的。對於選擇回遷的這243戶居民來説,幸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