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正在小心翼翼地揭一冊已經板結成磚的古籍。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于悅攝
近日,山東省圖書館開放了館中最神秘的部門——古籍修復室,讓普通市民參與體驗傳拓、線裝、雕版印刷等古籍文化。1980年出生的楊潔是館裏7名古籍修復師中的一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修復那些具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古籍,不少古籍中的內容經過歲月洗禮,一直沉浸在黑暗中,楊潔就是讓它們重見天日的人。
楊潔大學所學的專業是會計,畢業後卻來到了省圖報刊館工作。當時,她和同學説自己可能是班裏工作和專業跨度最大的一個人了,可畢業六年後她卻選擇了一次更大的挑戰。
“大概從2007年的時候,國家開始重視古籍修復這項工作,省圖也有了自己的古籍修復團隊。”想挑戰更有專業性工作的楊潔選擇來到古籍修復科室,當時她自己也不知道將要從事的工作是如此繁瑣和有技術含量。
“我們的師傅最初學藝時,出徒都要好幾年,我們則是先進行了好幾個月的培訓,然後再在實踐中慢慢學。”楊潔剛開始只能先用普通的紙練習裝訂,慢慢地再練習其他環節,直到最後能夠獨立修復一本書。
儘管在修復過程中,楊潔和同事們不會更改書中的任何資訊,即使出現缺字也只用補紙代替,但楊潔她們還是經常在修復完後看看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一次,她修完一本清代古籍後,竟然發現上面有摩羯、雙子等星座的資訊。有些古籍在地下埋了幾百年,即便出土也因為種種原因有些資訊無法被今人掌握。而楊潔和她的同事們,不僅讓盡可能多的資訊重見天日方便了學者研究,她們自己也成為了很多古籍的首個閱讀者。
現在,省圖這類單位除了修復自己館藏的古籍,有時還會修復其他送到府來的書籍。有一次,濟寧一個家族找到這裡,想要修復自家的家譜。楊潔她們完工後,只象徵性地收了400元錢。實際上,很多地方修復古籍已經成了産業,修一頁紙都要上百元。
楊潔表示,她們這行永遠處於學習的過程中。儘管工作勞累,每天都要低著頭坐冷板凳,基本上每個人都累出了頸椎病,但她覺得選擇這個行當不後悔。“畢竟自己喜歡上了古籍,也希望能夠保護好它們。當然,我也希望做我們這行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