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動互聯技術發展,社交媒體經濟繁榮,微信朋友圈投票行為常見於網路。近日,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四成以上的受訪者曾參與過朋友圈投票,很多受訪者認為這種從朋友中近乎于“綁架”拉票行為,將朋友關係處於尷尬境地,面臨交往“危機”。
12年同窗情因投票生隔閡
前不久,市民小吳的父親參與了一項評選活動,按照主辦方的評比流程,網路投票將對最後的評比産生影響。小吳將網路投票的連結發到朋友圈中幫父親拉票,並向關係比較親密的朋友發短信拉票。沒想到,一位與自己有12年同窗情的密友竟直接拒絕了自己的請求,為此兩人還發生了爭執,至今沒有和解。這位朋友告訴記者,“被拉票”的情況越來越多,有時就像“綁架”,這才拒絕。
事實上,認為“麻煩”的群體大有人在,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44.7%的受訪者直言“綁架式”的投票方式讓人煩惱。
採訪中記者發現,還有很多濟南市民不願投票的原因是害怕個人資訊洩露。中國青年報的調查顯示,10.7%的受訪者表示不會進行朋友圈投票,擔心洩露個人資訊,27.2%的受訪者認為朋友圈投票是商家的一種行銷手段;有27.5% 的受訪者表示礙于情面,受朋友之托進行投票。
朋友圈投票是社會交際縮影
去年,濟南大學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的大學生小張在學校佈置的暑期社會調查中發現,朋友圈投票行為與人際關係中的親疏度有一定聯繫。他設立了3類6種角色,分別是親屬、直系親屬,朋友、親密朋友,同事、領導,將投票流程歸納為3步完成、4步完成、5步完成。結果顯示,無論是朋友、親屬還是同事,只要可以在3步內投完票,投票者一般都願參與,而且不會中途放棄投票;在4步投票的過程中,親屬、朋友、同事三種角色的投票量會明顯減少,中途放棄投票率也比較高;而在超過5步 的投票中,只有關係最親密的角色才能最終獲得投票。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都市女報》專欄作者依菲認為,投票、轉發、點讚的朋友圈行為,事實上是社會交際縮影,折射著現代社會交際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很多人再看到要請時會有這樣的心理活動,如果不投票,對方會不會知道。如果投票發起者看不到結果,可以預測到的是投票量一定會降低。所以,朋友圈投票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投票活動,而是一種商家的行銷手段和親友間的社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