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首批上萬尾美國大海馬,在即墨養蝦池內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養宣佈成功。再過幾天,蝦池內的“海馬爸爸”就要産下首批小海馬,這標誌著青島地區蝦池養殖海馬技術首次破冰。未來幾年,即墨沿海的眾多蝦池將變身海馬養殖基地,成為江北最大的海馬養殖中心。到時,這些平時少見的小海鮮,將成為美味“遊”進市民餐桌。
首批海馬住進恒溫蝦池
“以前,在蝦池內也做過大海馬的養殖試驗,目前根據大批量的試養後,證明蝦池經過簡單改造後,完全可以達到海馬的成長條件。”昨天上午,落戶于青島藍谷的青島超然海洋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成海波介紹,3年前,他就和國內海馬養殖的相關專家合作,進行海馬養殖多項技術的攻關,年初已經培育出上百萬尾的美國線紋海馬。今年7月,首批萬尾海馬正式入住8個養殖蝦池,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驗,證明對環境水質要求極高的美國海馬,已經適應了養蝦池裏的新環境。
“這是為下一步大面積推廣海馬池內養殖,做技術上的準備工作。 ”成海波説,即墨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海洋養殖條件,以前的養蝦恒溫池,由於眾多原因有些已被放棄,利用養蝦池進行海馬放養,對新型漁業養殖轉行,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池內養殖海馬技術突破後,當地許多養殖戶將改行進行海馬養殖,而海馬這種名貴的藥用海水魚類,素有“南方人參”之稱,繁育比較成熟的海馬品種,都是從美國引進的線紋海馬,具有十分穩定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海馬爸爸”蝦池裏産子
“這只雄性海馬,體長已經達到了30釐米,是一隻比較大的‘海馬王’。 ”成海波介紹,海馬是由雄性來繁育下一代的,為了讓它們更加適應環境,在養殖蝦池內特意放置了一些膠管、海草等,來模擬海洋環境。在8個養殖蝦池內,上萬尾海馬已經在這裡安家生活。有的還是剛剛出生的小苗,有的已經長成了10多釐米的大海馬。由於海馬游動速度比較慢,跟青蛙一樣只吃活動的東西,所以人工養殖的輪蟲、鹵蟲和蝦蜢等飼料,是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
海馬天生嬌貴,人工養殖不易,沿海地區成功的案例也不多見。在青島地區,首批養殖海馬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昨天上午,成海波撈出一隻大海馬放在玻璃容器內,海馬便開始舞動著身體,做出各種惹人喜愛的姿勢。記者了解到,這只大海馬是一隻懷孕的雄性海馬,再過幾天就要在蝦池裏産下首批幼子。而一隻成熟的海馬,一年四季都可産子,一次最多可産1200尾,最少也要500尾以上,而目前的技術成活率可達到50%以上。
打造江北最大的養殖中心
讓海馬走出大缸,遊進陸地沿海養殖池生活,是大面積養殖的關鍵。而個體越大的海馬價值很高,尤其是曬乾的大海馬,作為名貴藥材和海鮮産品,市場銷售價值不菲。
“沿海的許多養殖漁民都有海馬養殖的想法,今年即將成立的海馬合作社,要對沿海的漁民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成海波介紹,經過幾個月的蝦池試養,海馬很適應這裡的生活,目前已展開了大面積陸地池養殖的準備。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即墨和黃島目前是青島地區海馬養殖的主要基地,即墨東部沿海,將借助蝦池發展海馬養殖業,在江北地區打造最大的海馬養殖中心。 記者 康曉歡 攝影報道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