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醫改之後醫生最低40萬年薪從哪來?

2016-07-29 12:18:29 來源:齊魯網 作者:劉天放 責任編輯:張靖浛 字號:T|T
摘要】去行政化、取消編制,高校、公立醫院或將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辦法。

  近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稱,將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這一表態意味著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已成定局。與多地依舊在探索“去行政化”路徑不同,深圳市早已明確提出新建市屬公立醫院不再實行編制管理,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

  細讀深圳市的這個醫改措施發現,醫院去行政化、取消編制等是重中之重,這些都值得肯定,也符合中央精神,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其中的細節還值得推敲。例如,本次醫改任務明確,即建立以崗位管理為核心的人事制度,由醫院根據職責任務按需設崗、按崗聘用、以崗定薪、同崗同酬,合理拉開醫生、護士、醫技、行政、輔助人員的薪酬待遇。而去編制的阻力其核心問題就是:待遇。最值得注意的是,醫改後醫生的起薪為40萬,最高可達100萬,那麼如此高酬,錢從何來?

  去行政化、取消編制的目的,就是該讓醫院回歸公益之路。而走向市場也沒錯,但醫院的屬性就不再是“公立”,如此,會不會加重患者的負擔就是一個疑問。沒了級別、沒了編制,是不是就可以漫天要價,從患者身上榨取?這些都是公眾想知道的問題。難怪有人擔心,深圳醫改後,醫院是不是就變成了一所高級的私人醫院,或專為錢服務的醫院?能接受治療的都是有錢人。醫護人員的高工資從哪兒來?而公立醫院就該是老百姓的醫院,是普通人能夠接受治療的醫院。如果不需要政府補貼,不從患者要錢,錢從何來?

  醫生的年薪起點是40萬,最高的顧問醫生年薪將近100萬,能充分體現勞務價值和技術價值,這沒錯,但醫院還是“公立”的嗎?如果是私立醫院,怎麼搞都行,就是公立醫院不行,因為其有公益性質,應該是社會公共福利單位,是普通老百姓都能進得去的地方。看看醫生的薪金,就知道那恐怕是富人的醫院。體制內和體制外,編制內和編制外,差異確實太明顯了。

  給醫生發高工資無可厚非,可是錢從哪兒來?這個問題必須回答清楚。所謂“錢隨編走”或“給了編制就有錢,不給編制就沒錢”。而現在沒了編制和級別,那麼錢從哪兒來?説的是“財政撥款和編制不再掛鉤,而是和服務品質以及群眾滿意程度掛鉤”,這不就是説錢就是從患者那兒來嘛!為了錢,醫院提高診療費標準,這不就是答案嗎?

  如果公立醫院能既享受著公立單位的福利,又有著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創收,這豈不是裏外通吃?既然説了“不要按照編制來給醫院撥錢”,這錢的來路就更加令人懷疑,不從患者身上來,會從哪兒來?由此,對去行政化、取消級別的深圳醫改,持保留態度,不為別的,就是因為那句“醫改後醫生的起薪為40萬,最高可達100萬”。如果錢都是從患者的口袋裏來,就不該為這個改革叫好,而是要質疑甚至批判。如果能回答出“錢從何來”,且至少一半不是從患者中來,再叫好也不遲。

  改革永遠是對的,但只要朝著正確的方向改,朝著有利於民眾利益的方向上改,都該得到掌聲。如果改來改去,加重了民眾的經濟負擔,甚至讓民眾怨聲載道,更加看不起病,那就背離了改革的初衷。深圳是改革的前沿,很多事情都走在前面,也有改革的土壤。但有一點必須明確:無論怎麼改,絕不能全讓老百姓埋單。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