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作為中國近現代重要的工商業城市和海陸交通樞紐城市,遺留下許多工業文化遺存,見證了城市發展,承載著行業記憶,延續著歷史文脈。但在城市化和工業現代化進程中,大量工業用地搬遷改造,具有獨特社會、文化、經濟和審美價值的工業遺存迅速消失,亟需搶救性保護。昨日記者獲悉,市規劃局已啟動了《青島膠濟鐵路沿線工業文化與遺存保護利用概念規劃》的編制工作。
研究範圍約108平方公里
本次規劃將青島膠濟鐵路沿線工業遺存聚集區和老企業搬遷密集區作為研究範圍,用地面積約108平方公里。主要規劃內容包括:梳理工業發展歷程,解讀工業遺存特色與價值,制定保護策略與思路,提出保護和利用的要求、原則和措施,擬打造膠州灣東岸“百年工業文明長廊、未來城市創新海岸”。將建立工業遺存綜合評價體系,分類別進行保護和利用。其中,對於具有突出文化、技術、歷史、藝術等方面價值的,認定公佈為工業遺産,進行嚴格保護;對於價值一般的工業用地,在適當保留建築物、構築物、歷史符號,延續城市記憶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更新發展,注重完善區域配套服務,增加綠地和公共活動場地。
待規劃方案完成後,市規劃局將組織進行社會公示,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力爭形成高水準規劃方案,以科學指導我市工業遺存保護和利用工作。
老工業遺産煥發新活力
據了解,自19世紀末德國侵佔青島以來,我市先後經過近代民族工業、國外資本工業、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的發展浪潮,在青島大地上留下了各具風格、品質優良的遺産,構成了我市工商業文化遺産的主體。主要産業涉及紡織、印刷、食品、染料、橡膠、鋼鐵等多個領域,多數分佈在膠濟鐵路沿線,如上海紗廠舊址(原國棉五廠)和鐘淵紗廠舊址(原國棉六廠)等。
市文物局局長鄭安新介紹説,在對工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方面,市南區利用青島刺繡廠老廠房創建了創意100文化産業園;市北區和紡織總公司將原國棉五廠整個廠區辟建為融文化産業、文化創意産業、紡織博物館為一體的紡織谷 (園區);李滄區和青島海創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將國棉六廠原廠區打造為M6創意産業園。這三個利用工業老廠區的有效做法,為保護利用工商業文化遺産起到了積極作用。
例如,上海紗廠舊址位於市北區四流南路80號,現廠區內還保存著一座老消防水塔,這也是紗廠內一處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水塔高十余米,鋼混結構,已廢棄不用。在青島市政府的主導與支援下,市北區在國棉五廠廠區內打造 “紡織谷”。“紡織谷”是充分發揮青島的區位、歷史文脈、貿易基礎等優勢,吸收各方資源建設的以紡織研發創新、文化創意為兩翼支撐,致力於打造融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時尚創意設計、産業鏈協作製造、貿易會展、紡織金融及投資、文化博覽、仲介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紡織業生態圈。
此外,我市還積極利用工業遺産辟建博物館。2003年,在全國率先利用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築建成青啤博物館,近年來又先後將德國膠州郵政局舊址辟建為青島郵電博物館,在即墨黃酒廠有限公司辟建了即墨老酒博物館,利用老廠房辟建了青島紡織博物館、道路交通博物館等。利用工業文化遺産辟建的行業博物館成為宣傳我市工商業文化遺産、傳承歷史文脈的一個重要窗口。 記者 孫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