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人結婚選擇回歸傳統,體驗與眾不同
1月16日,青州小夥劉海明陪愛妻陳曉清從湖北孝感參加回請宴歸來,至此,他們歷時半月,轟動濰坊、孝感兩地的明制漢服婚禮徹底落下帷幕。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我市不少“80後”新人選擇傳統中式婚禮,大紅喜服、拜堂結發、合巹交杯,他們要的是一份與眾不同的體驗,更是一份傳統情懷的回歸。
劉海明、陳曉清夫婦
婚禮壓力源於自身審美要求
提起“怪蜀黍”劉海明,濰坊文藝圈和吃貨圈的人大概都不陌生。從前幾年的“物質書店”,到這幾年的“怪物食堂”,他總能出其不意地給人驚喜。1月16日,劉海明陪妻子陳曉清從湖北參加回請宴歸來,至此,他們歷時半月,轟動濰坊、孝感兩地的婚禮徹底落下帷幕。
為什麼説轟動呢?因為劉海明和陳曉清舉行的是正統明制漢服婚禮,婚禮流程及情境設置均依據《大明會典》的記載,然後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改。
為了籌備這場婚禮,劉海明專門寫了詳細的PPT,大到全局統籌,小到布景道具,事無巨細。“因為婚慶公司沒接手過明制婚禮,身邊也沒有先例可以參考,所以除了燈光和舞臺效果,其餘的工作基本都是我們自己做的。”劉海明説。
陳曉清,這個生活中長髮飄飄、彈古琴、懂茶道的姑娘,算是國內比較早一批穿漢服的人,平時對復古的東西格外感興趣。她説,很不喜歡現在流行的婚禮模式,覺得這種程式化走臺就像提線木偶,千篇一律,缺少誠意。儘管漢服婚禮的難度很大,她和老公還是頂著壓力做了。“壓力不是來自於家長,我們雙方家長都很開明,放手讓我們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陳曉清説,壓力源於自己的審美要求,以及“可能被朋友吐槽的危險”。
新人服飾都需要“私人訂制”
在劉海明看來,雖然婚禮看似是一對新人的儀式,但更像是給賓客看的一場演出,如何讓這樣的“演出”既滿足賓客的欣賞水準,自己又樂在其中,是一場婚禮成功與否的關鍵。
回頭想想自己操辦的這場婚禮,劉海明認為,作為我市為數不多的中式婚禮,甚至是唯一一場明制漢服婚禮,還是很成功的。現在,很多朋友都紛紛向他們取經,甚至有位河北的大叔找來,表示自己的兒子明年結婚,想辦一場中式婚禮,請他們夫婦支招獻策。
“傳統中式婚禮挑剔而且燒錢,需要西式婚禮雙倍的錢才能達到同等級的效果。”陳曉清説,她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服飾。新郎新娘的服裝、鞋帽、蓋頭都是找人訂做的,持燈的四個侍女、主要參與人員,著裝也都有要求。好在他們的朋友中有不少平時就穿漢服,大家把平時的收藏貢獻出來,齊齊整整上陣了。
“新郎佩戴的荷包是我多年的珍藏,我的發飾是重慶一位朋友做的,結發禮的手袋是朋友送的蘇繡,香案本來應該用長條茶几,但找了半天沒有合適的,於是朋友把店裏最貴的紅木琴桌搬了過來,大家一起佈置了獨具一格的茶席……”説起婚禮的一點一滴,陳曉清滿滿的感動,而這場婚禮獲得親朋好友的盛讚,更讓她覺得分外開心。
薛女士、劉先生夫婦 婚禮熱鬧整個村莊
家住高新區福海花園的薛女士和老公劉先生都是公務員,平時習慣了西裝領帶的裝束,他們決定在婚禮時“解放”一把,徹底回歸傳統。
因為婚禮要在劉先生的老家青島平度辦,薛女士覺得,常見的婚禮形式在農村搞不好就會半土不洋,思索良久,她決定在農村辦一場中式婚禮,既接地氣又十分應景。於是,劉先生“遙控”聯繫了婚慶公司,請他們幫忙提前把婚禮地點打造成想要的模樣。
“中式婚禮太難了,從搭臺布景到道具擺設,都要特別用心。”薛女士説,因為沒有現場“監工”,等她回到老家的時候才發現,很多細節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婚慶公司連夜給我們裝飾了一下,第二天一看效果還不錯。”薛女士告訴記者,老公的親戚、朋友、鄰居也都一齊上陣,婚禮熱鬧了一整個村莊。
從新人體驗、親朋反饋來説,薛女士的中式婚禮非常圓滿,不但新郎新娘、司儀的裝束打扮是中式風格,整個婚禮流程也是按照傳統的習俗,“三拜九叩”,鞠躬奉茶。“畢竟一輩子只有一次婚禮,誰都想做得盡善盡美、刻骨銘心一些,這樣傳統味道的婚禮跟我們平時在城市裏參加的那種婚禮還是很不一樣的,很多感動,也很多回味。”
在奎文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徐女士上個月剛赴青州王府街道參加了一場中式婚禮,提起這場婚禮,她直言:“太新鮮了!”
“那天剛好下雪,一大早,一頂紅色的轎子停在村口,遠道而來的新娘在伴娘的攙扶下上轎,四名轎夫抬起轎子,新郎在轎側守護著新娘,那個畫面太美了!”徐女士説,在城市裏參加了那麼多西式婚禮,這場山村傳統婚禮讓她印象頗深。
婚慶公司 操作起來難度大
奎文區一家婚慶公司的策劃總監蔣小輝告訴記者,前幾年,她接過幾場純中式婚禮的策劃,但難度系數有點大。
“對我們來説,如果純中式的做不好就會很土氣,而且現在真正懂中式婚禮的人不多。”蔣小輝説,最近幾年,大家所説的中式婚禮其實是新中式,就是在婚禮中融入一些傳統的中國風元素,講究一些的會在流程上也按照中國傳統婚俗來設置。
蔣小輝説,她一年大概能接10場中式婚禮,價格大都比較高。“因為中式婚禮的很多道具在平時不常用,需要單獨添置,根據酒店場地的大小佈置下來,每場在3萬元-10萬元不等。”
民俗專家
傳統情懷的回歸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樂於辦這樣一場傳統中式婚禮?對此,濰坊傳統文化研究所所長胡一平表示,傳統婚禮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在普通民眾當中的反映。傳統中式婚禮中的敬天、敬祖、敬人的文化,以及“孝道”作為核心內容的尊崇,恰好體現了婚禮習俗中“天人合一”的追溯,這種傳統而莊重的儀式,更容易給青年一代打上存留一生的深刻烙印,讓他們對愛情、婚姻的信念更加牢靠。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舉辦傳統中式婚禮,可以説是傳統文化、情懷、思維的一種回歸,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澱不會失傳,會隨著一代一代的傳承煥發出新的魅力。”胡一平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