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濤)“今天提前到孩子將要入園的幼兒園轉了一圈,在新生花名冊上竟然發現一個班級有5個‘軒’,3個‘涵’,這些名字十足‘爆款’啊。”開學在即,一位80後年輕父親在朋友圈的感慨,引發不少人留言點評。
跟帖的網友紛紛表示自己中招、躺槍。名叫“媛MY”的網友説,三年前她給侄女兒取名“子涵”還頗為得意,如今看到這個名字幾乎滿大街都是,只能向哥嫂説聲“對不住”了。網友“馬薯”是一名小學教師,她道出了更多實情:“只要花上幾分鐘翻一遍學生花名冊,你會發現自己相中的字眼兒正好也是別人的心頭好,別再糾結,順其自然吧。”她還特意列出了幾個重復記憶最多的名字:宇軒、詩涵、欣怡。
在一些家長論壇,也有不少關於“重名兒”的吐槽帖:當初為了給孩子起個與眾不同的名字,用了好幾天時間,不承想在一個小區裏就成了爆款。孩子委屈,自己也跟著憋屈。有網友戲言,世間最悲催的事,莫過於祖孫三代都擁有一個爆款名字。
重名現象為何如此嚴重,是這屆年輕父母不行,以至於“詞窮”嗎?
在民俗專家高巍看來,這其實是一件延續了好幾輩的煩心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國”“建軍”“國慶”幾乎成了新生兒名字的“標配”;二三十年前,“剛”“強”“艷”“麗”頻頻登上名字裏使用率靠前的熱門字眼兒,“你可以把當下這撥兒看作起名3.0時代,雖説那些字眼兒都透著文藝范兒,卻也處處‘撞名兒’。”
在高巍看來,一個人的取名方式、習慣,多少都會打上時代的烙印。與這代年輕父母成長軌跡同步的,正是港臺、日韓流行文化開始進入內地的時期,“瓊瑤的偶像劇、新派武俠小説裏那些文藝范兒十足的名字,讓那個年代的年輕讀者印象深刻。待到他們成為父母,難免會將印記複製到孩子身上。”在他看來,“軒”“涵”“逸”無不充溢著濃烈的瓊瑤劇味道。只不過,當大家都以這樣的風格去為自己的孩子取名時,便很容易讓“穿越”而來的名字“殊途同歸”。
如今不少年輕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個不同凡響的名字,更傾向於找專門的起名公司。雍和宮景區周邊就有不少這樣的小店面,收費從一二百元到五六百元不等。“這或許可以讓孩子的名字聽起來詩情畫意一些,但難保他給你的名字,轉手又批發給別人。”高巍説。
在對“10後”常見名字吐槽之餘,也有人支招兒:在古代,“名”和“字”是分開的,命名是一件相當慎重的事情,因此還是不要太跟風,不妨從傳統文化裏找找靈感。比如從《詩經》《楚辭》等古典著作中找到讀音和寓意都不錯的字詞,如此不僅重名率較低,還不會隨流行文化轉向而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