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太員中心副總設計師:洞穴訓練是什麼

2016-07-27 20:44: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日前,赴義大利撒丁島參加歐洲空間局(ESA)洞穴訓練(CAVES)的中國第二批航太員葉光富,圓滿完成為期15天的訓練任務。這是中國航太員首次參與國際性極具挑戰的航太員訓練任務。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題:中國航太員中心副總設計師:洞穴訓練是什麼

  新華社記者王東明、李國利、饒力文

  日前,赴義大利撒丁島參加歐洲空間局(ESA)洞穴訓練(CAVES)的中國第二批航太員葉光富,圓滿完成為期15天的訓練任務。這是中國航太員首次參與國際性極具挑戰的航太員訓練任務。

  CAVES到底是什麼?它到底有什麼用?帶隊參訓的中國航太員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2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進行了詳細介紹——

  評估和鍛鍊人類行為績效技能的合作探險訓練

  CAVES是“Cooperative Adventure for Valuing and Exercising HBP Skills”的縮寫——通過合作探險以評估和鍛鍊人類行為績效技能。

  其中,HBP是“human behaviour and performance”的縮寫,意為“人類行為績效”,指不同的環境、情況會對人的行為産生明顯影響。而如何在更加嚴酷的環境、情況中,更有效的完成工作,這是一種重要的技能。

  計劃登上國際空間站的航太員都要參加這一訓練

  長期以來,有航太能力的國家一直在尋找能為航太員提供類似執行航太任務的訓練環境,比如登山、水下、沙漠、潛艇等,但它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來,作為極限運動的洞穴探險越來越為人所知。在義大利撒丁島,存在著巨大的、如同迷宮般的喀斯特地貌洞穴,它們深入地下,與地面隔絕,有巨大的空間又有狹窄的通道,有“深淵”“平原”“高山”“沙漠”“湖泊”“河流”,更有自成一體的生態系統。

  歐洲空間局2010年對撒丁島洞穴進行了全面評估,設計了CAVES。2011年,CAVES正式實施。

  目前,CAVES是國際空間站航太員的標準訓練程式。換言之,凡是計劃要登上國際空間站的航太員,都要參加這一訓練。

  可為航太員提供類似執行航太任務的狀況

  CAVES的思路在於,複雜的洞穴系統,尤其是沒有地圖或未被勘察過的洞穴,可為參訓航太員提供類似執行航太任務的狀況。

  CAVES雖不能模擬微重力條件,但崎嶇不平的表面、有限的光照、使用洞穴裝備進行垂直攀爬可提供三維空間感的訓練,這與太空中失重、丟失方向感、艙外行走所面臨的情況有很多相似。同時,持續黑暗的情況下使用人造燈光,能改變對時間和色彩的感知,缺少自然時間參數會造成生理節律紊亂並導致睡眠模式改變,其應對的安全方案和程式也類似航太飛行。

  CAVES中,除在地下洞穴中探險、勘察和測繪之外,航太員還要完成一系列科學項目,如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與航太員在其他星球上可能執行的任務相似。

  最為重要的是,載人航太飛行環境中存在諸如密閉、限制、高工作負荷、高風險等應激因素,可能會導致航太員操作失誤、動機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影響乘組團隊氣氛、凝聚力、人際關係等,甚至最終影響到任務的順利完成。

  如何解決和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CAVES本身並不是一項心理壓力測試,但CAVES提供了很好的近似環境,可模擬長期航太飛行中面臨的心理壓力。CAVES中,團隊挑戰困難、決策出臺、分工等的經驗與教訓具有直接、深刻的教育意義。同時,行為學專家在CAVES中實時進行指導,保證航太員在訓練時間內獲得最大收益。

  以提升航太員人類行為績效技能為主要目的

  CAVES的理念是以空間站長期駐留人員的人類行為績效技能模型為基礎,以加強團隊協作為主要目標——

  一是提高航太員的人類行為績效技能;二是增強航太員進行科學考察和探險任務的能力;三是磨練意志,克服恐懼,提高航太員心理承受能力、耐受力和危機處理能力;四是提高團隊協作配合能力;五是對航太員生理、心理能力和素養做出綜合評估。

  經過幾年實踐,CAVES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訓練手段,對提高航太員人類行為績效技能有明顯的幫助。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