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封皇之路
在1981年大學畢業後,瑪麗·米克爾先當了幾年股票經紀人,隨後輾轉幾家投行,負責科技行業分析。並於1991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一幹就是20年。
在她剛加入摩根士丹利時,並不被營業員和同行看好,因為她雖然文筆很棒,但內容風格“全憑感覺”,且由於推薦股票走勢不佳,被封為“熱制導導彈”的外號(象徵她的推薦就像熱制導導彈,將股票炸毀)。
但瑪麗米克顯然不在乎這些,因為她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得益於上世紀90年代的網際網路大勢不可阻擋以及她自身的勤奮與堅持,1995年8月米克爾推薦名不見經傳的網景公司(Netscape)上市,當天網景公司股價急劇上漲,這在後來被公認為網際網路時代開始的標誌。
1996年2月,在米克爾的主持下,被奉為“泡沫時代聖經”的《網際網路分析報告》(The Internet Report)得以發表。在這份報告中,她指出:“電子郵件是當前網際網路的殺手級應用,瀏覽資訊的服務則會是明天的殺手級應用.”在1996年和1997年,米克爾又接連發佈了《網際網路廣告報告》以及《網際網路零售研究報告》。在這些報告中,她不僅勾勒出網際網路上巨大的商機,還以富有見地的評論和嚴密的數據幫助每個人認識到這一點。
如今看來,她當時的這些預測是多麼準確。矽谷著名風投家錢智華(Chi-Hua Chien)説:“整整一代創業者都是看著瑪麗的研究報告成長起來的。把這些報告排列起來,你會發現她的預測會在24個月後成真。”伴隨著網路狂潮的到來,米克爾也成為了選股行家中的超級巨星。她在親身參與拜訪、調研大量網際網路公司的基礎上,推薦購買戴爾、康柏、微軟和美國線上等股票,而這些公司都曾給投資者帶來了10倍以上的回報。
1998年12月,《巴倫週刊》以封面故事的形式為米克爾封上了“網際網路女皇”稱號,盛譽之下,她的個人影響力也達到了頂峰。
當時的米克爾可謂日理萬機,簡直比國家總理還忙,連幾分鐘都很難擠出來。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想巴結她,包括沙特王子等名流,千方百計地希望獲得一些購買潛力科技股的建議。
然而在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晴天霹靂一般地崩盤了,網路股泡沫隨之破滅,米克爾也從“網際網路女皇”的寶座上跌下來了。
2001年8月,華爾街投資者針對米克爾發起兩起聯合訴訟,他們控告她有意向投資者傳遞錯誤購股建議,使他們蒙受了經濟損失。由於得到摩根士丹利的力挺,以及私人電子郵件從未透露過和公開的想法不一樣的內容,米克爾成為科技股四大明星分析師中唯一免於牢獄之災的“倖存者”。
風潮過去之後,米克爾也承認她對於網路泡沫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波助瀾作用,並通過媒體向投資者表示愧疚。她説:“要承認這一點並不容易。投資者的確在我選擇的股票上賠了,對此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的余生將牢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