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報告説,首次測定了寨卡病毒的結構,發現它總體上與黃病毒屬的其他病毒很相似,但在病毒外殼的一些位置有自身特點,這些發現有助開發出針對寨卡病毒的療法和疫苗。
美國珀杜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報告説,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在3.8埃(1埃為10的負10次方米)的精度上測出了寨卡病毒的三維結構。據介紹,過去常用X射線來測定微觀物體的結構,但寨卡病毒有一層脂類膜,不太適用這種方法,使用低溫電子顯微鏡則能較好地得到病毒結構。
測定結果顯示,寨卡病毒的結構在總體上與黃病毒屬的其他病毒很相似。黃病毒屬是一類病毒的總稱,包括登革病毒、西尼羅病毒、黃熱病毒等。研究人員表示,現在一些針對寨卡病毒的疫苗研發工作是建立在對這些相關病毒的認識基礎上的,本次研究證實了它們在結構上的相似性,説明這些研究工作可能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更關鍵的是,本次研究還發現了寨卡病毒獨有的一些特點。在其蛋白質外殼上一些糖基化的位置,寨卡病毒呈現出獨特的向外突出的結構。通常,病毒結構上向外突出部分的功能是與人體細胞內的受體結合。對這些位置的研究,有助探明為什麼在大多數病毒無法通過各種生理障礙抵達腦部組織的情況下,寨卡病毒可能穿過這些障礙並導致新生兒小頭症。
“病毒結構就是一張地圖,顯示出病毒上的哪些位置可作為目標,用以開發有效的療法、疫苗,或改進診斷方法以能更好地將感染寨卡病毒者與感染其他病毒者區分開,”領導研究的理查德·庫恩説。
自去年年底以來,寨卡病毒在巴西等美洲國家持續肆虐。當地的新生兒小頭症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顯著增多,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2月將這場疫情認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最近表示,已有“強烈的科學共識”表明寨卡病毒是導致相關疾病的病原體。但是,目前尚無對寨卡病毒的有效治療方法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