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説家眼中的"人機大戰":誰最害怕輸給人工智慧

2016-03-27 10:59: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科幻小説家眼中的"人機大戰":誰最害怕輸給人工智慧---從“人機大戰”賽場上展示的國旗看,李世石代表的是南韓,而阿爾法狗一側打出的是英國米字旗。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煜全認為,中國政府應該支援中國的企業提早去跟那些美國企業合作,去參股,去分享它們的智慧財産權。

  從“人機大戰”賽場上展示的國旗看,李世石代表的是南韓,而阿爾法狗一側打出的是英國米字旗。這個圍棋軟體是谷歌英國公司下面的DEEPMIND開發的。這似乎不是一個偶然。英國是現代科幻小説的故鄉。第一部科幻小説《弗蘭肯斯坦》講的是人類設計了一個跟自己相似的、有智力的怪物,最後怪物帶來了毀滅。

  這不禁讓人想到了阿爾法狗。“人機大戰”已然落幕,阿爾法狗以4:1大獲全勝。人類真的輸給了自己創造的智慧嗎?這讓誰最感到不寒而慄?

  1.被逐漸替代的人類?

  在英國倫敦的自然博物館裏面,有個圖靈展廳。圖靈是人工智慧之父,他到了生命的後程進入了形而上的思辨,整日思考著愛因斯坦最終都無法明白的哲學和宗教事物。館中展呈著電腦的祖先——各式各樣的差分機,機器一台臺有模有樣地擺著,像是一個一個的大腦,很讓人震驚。整個空間呈現出一種設計感。

  科幻始於英國,蔓延到西方。關於機器替代人,一直就是科幻的主題。因此,對於科幻作家來講,阿爾法狗的出現並不太讓人吃驚。科幻反映的無非是工業社會的生活事實。比如從肉體上看,汽車替代了我們的腿,具有智慧的掃地機器人為我們年老的媽媽爸爸服務。

  再進一步,電腦已經開始替代了人類的思維——它比你算得更快。如果計算是思維的基本能力之一的話,那麼電腦已經部分替代了人。圍棋大戰不過是這個意義上的延伸。在不少人看來,圍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計算能力,這也正是電腦目前最顯著的特點。你可能會質疑,人怎麼可以跟機器比計算能力呢?但這早已不是一個問題了。最基本的一點就是,人會疲勞,機器不會。

  但是,人工智慧不是個簡單的計算問題。不管是科幻,還是現實中的人工智慧技術,都更複雜。比如,這回阿爾法狗(AlphaGo網路常用譯名,編者注)擁有了從人工神經網路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深度學習能力。通過深度學習,阿爾法狗能夠進行模式識別:對方一落子,它馬上就能識別出是什麼模式。這種能力繼續發展下去,是很驚人的。

  2.機器比人類更有大局觀?

  在科幻小説中,對於人工智慧的未來作了很多預言。比如,今後智慧夥伴將代替寵物和狗,陪伴人的一生。基於此還可以發展出一種智慧電子人,他和原來的生物人版本是一樣的。誰是正宗的,誰才是那個他?誰才是真實、完全的某某人?這就很難説了。由於有了人工智慧甚至是機器人的出現,出生的含義就不再局限于生物學事件了。機器人運動員將接管賽場,足球被暗中賦予智商,設計者可以遠端控制球路,操縱賭球。人們可以設想,今後所有東西都具有智慧,但其他的呢?那些需要更多創造性的工作人工智慧也能完成嗎?

  曾獲雨果獎的人工智慧專家劉宇昆(美籍華裔)講過,很多以前想不到的事情,現在都被機器一步步替代,這甚至包括藝術。機器會寫詩,會作畫。研製阿爾法狗的專家説,十年後就能製造出寫小説的智慧軟體(當然,它現在還很初級),但是如果它擁有了更多的詩庫,不停地“復盤”,我相信它終有一天會作出艾略特。劉慈欣的《詩云》描繪的就是這樣一種終級結局。最近,我還看到了一個短篇小説,主題講的就是機器人寫小説,由於這種作品與人類的主題結構呈現出很大的不同,於是出現了硅基生命文學史。我想,一方面,總有一天,電腦能窮盡一切;另一方面,它能創造出人類沒有過的文學。

  換個角度來看,人工智慧可能是個搜索的問題,“那些東西”早已存在,而人類的任務只是找到它們而已,並不是把它們發明出來。為什麼阿爾法狗特別有意思?不是因為它是一個圍棋軟體,而是因為它是做搜索引擎的谷歌公司發明的。

  進一步探討阿爾法狗,你會發現除了計算能力、學習能力外,它最可怕或最可敬的地方是有大局觀。它不一定跟你糾纏細節,在局部纏鬥,不到不得已不跟你打劫(當然它是會打劫的)。它會下出很多的拙手,這在人類看來不可思議,但這正是因為它看到了大局。它崇尚簡單。在對手下一個子時,它會通過模式識別,在頭腦中馬上産生一個贏棋的全景圖,瞬間把棋盤上所有的子都擺滿。在它看來,只要稍稍贏一點就可以了,而不是要贏你幾十目。你接著下第二個子,它的演算法裏又立即産生一個贏了會是什麼樣的棋局。一飛秒都不需要。這樣下下去,人是弄不過的。你復的盤跟它復的盤是無法相比的。

  但不僅僅是數量,數量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品質,這就是另一種思維。整個大局在它那裏,而不在人類這裡。雖然李世石靠攪亂形勢,靠短兵相接,贏了一局,但從長遠看,機器仍然是佔優的。在未來,機器比人類更有大局觀。我在《火星照耀美國》一書中寫道,在2066年,整個世界是由一個名為“阿曼多”的人工智慧來照料的。因為它有大局觀,人則做不到。礙于面子,人類猶疑于局部利益,在這裡那裏打劫來打劫去,一會兒海洋一會兒海礁,一會兒石油一會兒核武,試圖把局面弄亂後再渾水摸魚,最後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終將導致自我毀滅。但機器的思維不是這樣的,它是看大局的。

  3.還有什麼不能被替代?

  人類還有什麼是不能被替代的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有人説,或許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宇宙中的一個謎。實際上,阿爾法狗並沒有自我意識。它不會因為贏了李世石而得意颺颺,或者像柯潔一樣,趕緊上微網志到處去向網民誇耀。目前,人類可以設計出跟人很像的機器,甚至超越人的機器,但還無法設計出自我意識。然而,這是確定的嗎?英國的一位人工智慧專家説,自我意識可能也只是一種程式現象。

  再一個是混沌和模糊。人類棋手展現的複雜與狡猾,可歸於非線性的東西,也就是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它是非理性的,這是機器沒有的。以前在我看來,圍棋最美妙之處就是它的不確定性,以及理性之後的非理性。但有一天,這難道真的不可以被機器顛覆嗎?機器能不能把圍棋變作一個完全確定性的東西?或者,機器也能擁有非理性?

  另外,在機器之上,是否還存在一個別的東西?是否還有一種人類無法理解的審美意識?我們從“宇宙流”中看到的,不僅是技術,還有美。這個東西,機器有一天是否也能感知?機器有一天可以模倣小説創作,甚至有一天可以寫出《紅樓夢》那樣的傑作,但它能感知到由這些文字激起的內心波瀾嗎?

  再就是一種東西,即人類的直覺,這也是無法通過計算和學習獲得的。真正的天才是不需要計算的,佛陀和老子看到的宇宙,不是計算或推理出來的,也不是學習得來的。這或許跟大爆炸那一瞬間烙入物質最基底的東西有關,畢竟我們的身體都是由那一刻産生的粒子組成的。

  我趨向於相信,只有這樣的天才,才能真正戰勝阿爾法狗。也就是,他在本質上或在最要害的地方是不依賴學習和計算的,而是來自直覺。他不需要那麼多復盤或向另外的大腦學習。如果把圍棋比作宇宙的話,它自身就直達終極。

  不過,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人們只是在科幻小説中,繼續想像未來的人工智慧。它更可能是與人合二為一的:它能擁有情感,能激動。愛成了一種“任務驅動”,愛為機器增添探試程式。資訊交換神經晶片助人連入超感網路。超感網路是人類進化的下一個階段。它可以隨意存取人類大腦的每一個神經細胞,把個體的人變作大腦網路中的處理單元,實現人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我們可以借助人工智慧與萬物連接。還有一種,是用模擬大腦細胞晶片接入網際網路,假如足夠多的話,可使晶片網路變得像大腦一樣複雜,並産生意識。

  那麼,擊敗阿爾法狗的最簡單方式是什麼?阿爾法狗讓人想到奇點。據説,它將在2045年來臨,那時,機器完全代替人。但機器的弱點是什麼呢?是充電問題。奇點需要很大的能量。在未來,能量仍是決定一切的。這對於阿爾法狗是最致命的。

  在另一篇科幻小説中,整個宇宙就是一個人工智慧。它有自我意識,有思想。這讓人想到牛頓。他把宇宙視作一台精密的機器。現在看來,是不是也有一些道理呢?既然機器能替代很多東西,有一天它也會替代宇宙嗎?有什麼是不能被機器替代的呢?

  4.迫在眉睫的思想解放?

  最後回到一個與現實有關的問題。網上有人提問:英國有“阿爾法狗”、日本有機器人、德國有工業4.0,為啥我們連電飯煲都做不好?似乎,這是比較形而下的問題,但仍是一個問題。

  2014年我去美國訪問,在麻省理工學院看到一個合成神經生物學實驗室。那裏的主管説,這是最有未來色彩的,我們是最後一代純人類。我還在斯坦福大學參觀了虛擬現實實驗室,那裏也是很科幻的。今年年初,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海銀資本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對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科技創新趨勢作出分析。報告認為,最大的變化就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具有科幻色彩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加速崛起,它們正在顛覆世界科技發展史。

  報告舉出例子,比如美國特斯拉、SPACEX和英國的維珍銀河,它們搞飛行汽車,搞火箭回收,搞飛船,做原先只有NASA才做的事。再比如,一家美國公司研製出無線充電技術,可在一米外把燈泡點亮。該公司辦公室墻上有90多個專利牌子,員工才70多人,平均每人1.2個專利。2016年戴爾將推出無線充電筆電。從前剪掉網線前,無線上網率低,有WiFi後一年提升了85%,所以剪掉充電線又將是一場革命。借此機會不妨科幻一把:或許人類終有一天會徹底拋棄電線這類東西。

  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煜全認為,中國政府應該支援中國的企業提早去跟那些美國企業合作,去參股,去分享它們的智慧財産權。如果中國企業現在不投入,窗口期可能消失。留給中國的時間可能只有十年,甚至更短。阿爾法狗的出現,讓人更有緊迫感了。看阿爾法狗的棋,那代表的或許是一種思想的解放。它徹底顛覆了人類圍棋的傳統慣性思維。但這還僅僅是在圍棋。其他的呢?

  (韓松,作者為著名科幻作家,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説集《宇宙墓碑》、長篇小説《火星照耀美國》《讓我們一起尋找外星人》《紅色海洋》等,現任新華社對外部副主任)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