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要去學校參加班級活動,又得請假了。”“今晚要做板報,孩子上學了,逼著我學會了PPT、Photoshop等軟體。”打掃衛生、做功課、參加班級活動,這些原本需要學生來完成的事情,如今越來越多地要求家長參與其中,很多時候他們不得不推掉其他安排來“配合”。是引導學生還是增加家長負擔?家長又該如何安排時間,既不影響正常工作,又能顧得上班級,這些都成了家長們的“心頭事”。有些家長呼籲,學生減負了,家長啥時也能“減減負”。
記者 梁超
事件 下班回家繼續“上班”
張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在經過了一年級的適應期後,兒子如今完全融入了學校生活中,這讓張女士很是欣慰。可是,張女士慢慢地發現,自己有時候時間不夠用了,原因是除了白天正常上班外,下班回家還要完成兒子老師“交代”的任務,“孩子放學回家,要督促著完成作業,還有一些作業是需要家長一起來完成,其實這也無可厚非,但有時候手頭上還有其他工作,感覺時間不夠分配的。 ”張女士説,有時候週末或假期還會佈置一些參觀活動,也知道多領著孩子出去遊覽,對孩子有好處,只不過有些事趕到一塊了,就會手忙腳亂。
調查 家長“功課”真不少
記者調查發現,和張女士一樣有“抱怨”的不在少數。隨著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家長們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學校安排的任務就成了家長的“首要任務”,有的更是將自己的事情推掉,來配合孩子完成。 “關注孩子學習問題是應該的,不過最近發現事是越來越多,感覺負擔有些重。 ”市民劉女士説,多數的家長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這樣一來,精力和時間就被分割出一大部分。
“心裏雖然有些抱怨,但我們還是儘量配合,不想讓孩子沒有按要求完成任務而被點名批評。”劉女士説,只是希望有活動安排的時候可以和家長們徵求一下意見,畢竟工作上的事情也很重要。
正方觀點
能增加家長老師間溝通
“我覺得家長就應該配合學生,學校的活動也應該積極參加,這對孩子和家長都有好處。 ”市民李女士認為,參與活動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陪伴,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交流,從而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等;能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能增加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也有一定的幫助。
反方觀點
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性
“打掃衛生、寫作業,這些我認為應該是老師和學生配合完成的,竟然成了家長的活了。 ”市民孫女士説,寫作業基本上每天都有需要家長配合完成的內容,有時候真覺得有點累。孫女士認為,打掃衛生和寫作業應該引導孩子去完成,這樣可以鍛鍊培養孩子獨立性,她小時候,家長哪有這些時間來配合。孫女士表示,這也就是自己抱怨一下吧,學校安排的“功課”還是會儘量配合。
專家觀點
家長不能“包辦”老師應多些溝通
“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如果佈置任務太多,超過家長的承受能力,家長就會覺得負擔重。 ”青島廣雅中學心理輔導教師、國家心理諮詢師王宏説,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自己應該學會選擇,並不是説老師佈置的所有任務,就必須全部一件不落來做,甚至代替孩子來做,包辦一切。這也並不是老師的初衷。比如説,做畫報或手工藝品,家長可以在一邊指導,而不是直接“代辦”,如果那樣就失去了引導意義。 “身邊很多家長其實並不是指導孩子,而是包辦,他們覺得指導孩子很麻煩,還不如自己做省事。 ”王宏認為,這樣就容易讓孩子覺得,反正老師佈置的事情,家長會做好,跟自己沒有關係。所以家長要學會選擇,選擇可以接受的方式,對孩子有幫助的一種方式,並不是不加選擇地去接受。陪讀要適可而止,小的時候要養成好的習慣。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坐在一邊看書,等三個月的時間基本形成習慣後,家長就不用太多干預孩子學習,逐漸從孩子學習中抽身。 “低年級的可能陪伴的時間長一點,但也不能一直參與,讓孩子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參與太多,並不利於孩子成長。 ”王宏説,對老師來説,要多渠道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活動的意義,而不是包辦代替孩子應該做的;對家長來説,要有效陪伴孩子,密切親子關係;對孩子來説,學會做自己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完成各項學習活動,不依賴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