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需求下降 人社部發出“十三五”就業預警

2016-08-03 09:41: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靖浛 字號:T|T
摘要】8月2日,人社部全文發佈了部長尹蔚民署名文章,披露了人社部對於“十三五”時期我國就業形勢的預測。尹蔚民直言,供給不減、需求下降、企業生産經營面臨困難等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十三五”期間我國勞動力需求相對減少。

  未來幾年我國就業形勢難言樂觀。昨日,人社部全文發佈了部長尹蔚民署名文章,披露了人社部對於“十三五”時期我國就業形勢的預測。尹蔚民直言,供給不減、需求下降、企業生産經營面臨困難等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十三五”期間我國勞動力需求相對減少。業內表示,人社部提前“預警”意味著未來就業政策將有望進一步“加碼”和細化。

  勞動力總量承壓

  在昨日的撰文中,尹蔚民也直言,“十三五”時期,我國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的總量矛盾依然存在。

  具體來説,尹蔚民介紹,“十三五”期末,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仍將保持在9億人左右。“十三五”時期年均需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在1500萬人以上,加上近千萬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需在城鎮就業的勞動力年均約2500萬人,與“十二五”時期基本持平。然而與此同時,未來幾年企業勞動力需求將相對減少。供給不減,需求下降,我國勞動力總量壓力依然很大。

  此外,中國社科院還曾發佈報告指出,從長期來看,農民工群體在未來勞動力市場中的競爭優勢難以維持,就業形勢將比大學生更為嚴峻。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外出農民工總量達到1.6億人,30歲以下的青年農民工約佔60%,但是,他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8年,過早地進入勞動力市場,導致其缺乏必要的職業技能。而且,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室主任高文書表示,超過70%的青年農民工流入東部沿海地區,大約50%的青年農民工從事製造業,而受經濟放緩和結構調整影響最大的恰恰就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外向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

  産業結構調整“陣痛”

  對於“十三五”時期勞動力需求減少的原因,尹蔚民歸結為:企業生産經營面臨困難、生産方式變革和勞動生産率提高等。而且,尹蔚民也特別指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大,勢必造成一大批職工轉崗就業,其中不少人年齡偏大,技能和經驗趨同,轉業轉崗能力差,這就將使得就業難問題更加突出,結構性和摩擦性失業或將增多。而這被業界稱為是我國在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陣痛”之一。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進一步解釋稱,在我國加速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情況下,産能過剩、低附加值産業的産品將難以有市場銷售出去,難以繼續生産、發展,這就直接導致這些行業企業對勞動力需求的減少。“不可否認,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以往確實是我國解決大量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然而隨著我國低廉的人工成本優勢逐漸喪失,這種産業正在大批向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轉移,因此,這項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就逐漸明顯收窄了。”

  不過對於此前業界有觀點認為,延遲退休、全面二孩等新政的實行對“十三五”可能會加劇就業矛盾,蘇海南則予以了否認,他表示,由於延遲退休在2022年即“十四五”期間才會實施,而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出生的人群也基本無法在“十三五”期間達到就業年齡,因此這兩項政策基本不會對“十三五”時期的就業形勢産生明顯影響。

  鼓勵創業不能“一概而論”

  上個月,《求是》雜誌曾發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就業工作座談會上的談話全文,首次披露了我國穩就業底線的具體目標,即未來幾年,每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大約有2500萬人,除考慮自然減員騰出的崗位,要保持城鎮失業水準不上升,每年城鎮新增就業規模不能低於1000萬人。

  在此情況下,“遭遇”用工需求減少的“十三五”時期,就業政策何去何從尤為引人關注。為解決這一難題,尹蔚民在撰文中再次提到創新創業的政策方向。蘇海南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對於創業要更有針對性的引導,讓有創業能力和資源的創業者結合能力、愛好去創業,提高創業成功率,不要“一刀切”地鼓勵創業,否則創業就會引發更多的失業,要鼓勵引導形成真正的雙創良性格局,至少保證35%以上創業都是成功的,才能讓社會提高對創業的支援力度,增加後來者的創業信心。

  此外,蘇海南也提出,我國仍不能完全放棄所有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尤其是近年隨著新業態衍生的快遞、送餐等新行業,完全可以消化一批就業供給,“對於我國來説,人力成本提高的同時,可以通過提高産品品質、提高服務效率等來保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尤其是我國在物流等基建方面的成本仍然比東南亞有相對優勢的情況下,還是可以保持勞動密集行業的就業吸引力的。”蘇海南表示。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