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河北、內蒙古三省份出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余省份明確了城鄉醫保並軌,民眾就醫報銷不再區分城裏和農村,相應的個人繳費也將提高。
一提到“多繳費”,輿論場就出現了不滿的聲音,那麼城鄉醫保並軌,僅是“多繳費”而已麼?
所謂城鄉醫保並軌,是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並軌。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一舉措被認為是我國社保制度走向公平化、合理化的重要一步。我國全民醫保體系已基本形成以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要框架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
以往,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獨立運作,導致城鄉居民享受的醫保待遇斐然不同,甚至,不少新農合人群遭遇異地醫保報銷難題。
一農民工在鄭州打工,8年前得了強直性脊椎炎。“這是大病,我們考慮返回戶籍所在地治病,這樣按新農合政策能報銷大部分醫藥費用,可戶籍所在地醫生説他們治不了,讓我們去北京、南京或鄭州的大醫院治療。為了治病,我們只好回鄭州。”這位農民工説,這樣一來,新農合只給報銷30%費用,全家已經欠了7萬多元外債。而這並不是個例。小病拖,大病扛,扛不住了返鄉啃爹娘——在外務工農民這樣自嘲。
一般來説,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比例最高,新農合報銷比例最低。新農合人群進入到大城市的“省級三甲醫院”看病時,報銷比例平均就只有30%左右。他們進城看病,就意味著承擔非常大的經濟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看病難”“看病貴”。
而城鄉醫保並軌後,受益的主要是城鎮無工作人群和農村居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長安認為,統一醫保目錄後,不少地區原有的新農合藥品目錄得到大幅擴容,農民得到了真實惠。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顧雪非也表示,“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後,城鄉居民不再受城鄉身份的限制,參加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按照統一的政策參保繳費和享受待遇,城鄉居民能夠更加公平地享有基本醫療保障權益。”
將城鎮醫保和新農合化二為一,讓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保,無疑是醫保制度的重大進步。讓更多人受益,才是實行城鄉醫保並軌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