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風貌、公交、綠道、雕塑四項專項規劃批復

2016-03-25 11:00:46 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張冉冉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根據規劃,規劃風貌分區與佈局結構規劃分為“六大風貌分區”,結合城市重要地段佈局形成“兩軸兩帶、十八街、一百三十六節點”的風貌結構。以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塑造鮮明的城市個性,突出泰安獨有的山水格局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把泰安打造成為獨具魅力的生態之城、人文之城、宜居之城。

  中國網山東泰安3月25日訊(記者 張冉冉)泰安市規劃局組織編制了泰安市《城市風貌特色專項規劃》《綠道規劃》和《中心城區雕塑專項規劃》,市交通運輸局組織編制了《泰安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並報經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近期,四項規劃已經市政府批復。

  根據規劃,規劃風貌分區與佈局結構規劃分為“六大風貌分區”,結合城市重要地段佈局形成“兩軸兩帶、十八街、一百三十六節點”的風貌結構。以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塑造鮮明的城市個性,突出泰安獨有的山水格局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把泰安打造成為獨具魅力的生態之城、人文之城、宜居之城。

  構建以快速公交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特色旅遊公交為輔助的“便捷、舒適、特色、一體化”的智慧公交體系,打造服務高效、生態低碳的公交都市。規劃到2017年,中心城區公交線路由39條增加到58條。到2020年,中心城區公交線網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4公里,新增旅遊公交專線6條。規劃城鄉公交線路45條,其中鄉鎮至城區公交線路10條,鄉鎮至鄉鎮公交線路6條,鄉鎮至村莊公交線路29條。規劃公交專用道13條,形成“八橫五縱”的公交專用道網路,合計里程約148.27公里。

  依託泰安市生態資源基礎,結合城鄉空間佈局,有機串聯城鄉自然、人文景觀,構建佈局合理、設施完備的綠道網路。以泰安市城區為中心,結合市域的道路以及河流、山體等自然資源,分別連接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和東平縣,形成“一橫”“兩縱”“三環”的市域綠道系統。結合泰安城市規劃區內自然山水、旅遊資源及道路,共規劃綠道14條,總長度約530公里。其中,主線4條,分別為環泰山風光旅遊綠道、環徂徠山旅遊綠道、大汶河海岱文化旅遊綠道、泮河兩岸親水休閒綠道。按照相對集中與適當分散相結合的原則,結合現有的各種資源和設施,在城市規劃區內規劃設置一級服務驛站10個,二級服務驛站27個。

  根據規劃,城市雕塑主要規劃設置在歷史文化軸、時代發展線、環山景觀帶、泮河風光帶以及城市出入口、風景區門戶、公園綠地、主要道路交叉口、大型公共建築周邊等城市重要節點,形成“一軸、一線、兩帶、多節點”的雕塑佈局結構。

  城市雕塑規劃平均密度為3-4座/平方公里,雕塑總量約480-650座(含現狀103座)。其中大型雕塑約佔2%,中型雕塑約佔10%,小型雕塑約佔88%。規劃設置城市主題雕塑3座,分別位於歷史文化軸、時代發展線和徂徠山汶河風景名勝區。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