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瀰漫著臭味的小作坊,用澱粉就能制出3600多萬元的“救命藥”;一盒需長期服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病的“藥物”售價百元以上,卻區區幾元錢就能生産出來……哈爾濱警方近日破獲一起制售假藥案,查獲35萬盒假心腦血管疾病常用藥,犯罪嫌疑人刑滿釋放兩個月後就因重操舊業被抓。
今年初,哈爾濱市公安局接到黑龍江省公安廳轉交線索:哈爾濱市呼蘭、松北地區有一個生産銷售假藥的窩點。隨後,哈爾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等部門成立專案組,經過艱苦的工作,掌握了大量證據。5月20日,警方收網,將宋某等9人抓獲。
辦案人員共在宋某的兩處生産窩點繳獲3套藥品生産設備和生産原料,查獲心腦血管疾病常用藥“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鈣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等假藥半成品35萬盒,經物價部門作價約3600萬元。
在哈爾濱市呼蘭區永興村,有5個普通的葡萄種植大棚。誰也不會想到,這裡會是生産假藥的加工間。大棚裏建有彩鋼活動房,裏面有壓片機、包裝機等設備。在“車間”一角,堆著大量假藥原料精糊(澱粉)、包裝用鋁箔及大量假藥成品、半成品。
長嶺鎮長嶺村民房內有另外一處制假窩點,這裡的“制藥”環境讓辦案民警作嘔。“封閉的屋子裏遍佈臟水盆、臟靴子,瀰漫著臭水、臭藥的味道。”哈爾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申萬里説。
警方介紹,這些窩點十分隱蔽,採取“遊擊作戰”方式,開工時間很不固定。經赴遼寧、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核查,黑龍江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認定上述被查獲藥品沒有藥物的有效成分,為假藥。
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稽查局稽查三科主任科員趙磊介紹説,這些假藥的主要用料是澱粉,做成藥坯後再包上糖衣,色染不均、色澤度差,但用上和市面正規藥品幾無二樣的包裝盒,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專業人士説,不具藥力的藥品使用後,極可能耽誤病情。
案情
全家老少齊上陣採購售賣都靠網
據介紹,近年來黑龍江省查處的制售假藥犯罪,呈現出家族化、網路化、精細化特徵。
宋某案共有9人落網,大部分有親屬關係。這9人分工明確又相對獨立,宋某妻子負責聯繫業務,舅舅、姑姑負責生産,岳父、岳母則幫忙打通運輸環節。
宋某生産假藥設備則均購自網路。在“邊研究邊生産”中,完成從“藥粉—藥片—壓縮成板”的流程。在銷售環節,這些假藥制售商往往會租用設在國外的網路伺服器,發佈假藥資訊。找到買家後,再通過快遞將假藥送至消費者手中。
參與現場搜查的偵查員高磊説,沒有在生産窩點發現任何賬目。“交易時,假藥商們常花幾十元買一張盜用他人身份資訊開通的銀行卡,交易完後就扔掉,每次交易都換卡。還會通過一些比較大的醫藥交流QQ群,進行假藥串貨。”
據了解,假藥制售領域産、運、銷均有單獨分工。近年來,黑龍江查處的相關案件中,主要生産地點設在市區縣,在這些地方利用大型生産設備,完成假藥的製片、壓片、塑封等對機器依賴性高的生産環節。到了分裝和銷售環節,則多集中在北京市房山區,在這裡完成分裝、貼簽、裝箱等需要手工完成的工作,利用北京市發達的交通和物流條件採購生産設備、包材等材料,並將假藥銷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