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約5萬人患阿爾茨海默症 發病率逐年上升

2016-09-14 19:16:53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我市啟動的中英(青島)社區失智者照護體系建設試點項目,也是基於社區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援服務。建立志願者隊伍,進行經常性陪伴,也是幫助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延緩症狀、為家屬分憂的方式。

  青島日報/青報網/青島觀訊 每年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症月”,今年的主題是“記憶與愛同行”。近日,國際阿爾茨海默症協會發佈的《2015年全球阿爾茨海默症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各地患老年癡呆症的人數,將從目前的4700萬人增加兩倍多,達到1.32億人。僅2015年一年,就有約1000萬老年癡呆症新增病例。

  離家五十米,找不到自家門

  80歲的王大爺,平日裏喜歡下樓遛彎。但是,經常性的走著走著就找不到家了,站在原地腦子直犯糊塗,最終,通過與社區工作人員求助,工作人員把他送回家。但其實,老人就在小區裏,“離家也就五十米”;

  63歲的張阿姨,經常到居委會“告狀”。她總覺得自己不在家時,有人進入了家門,偷換了自家的鍋。為此,她還在門鎖上做了記號,想要‘抓到這個人’;

   ……

  這是市北區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區兩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癡呆症)老人的日常。伊春路社區是我市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社區,60多歲以上老人約有2400余名。社區書記梁瑛告訴記者,平日裏,只覺得這是些“老糊塗”,現在才明白是阿爾茨海默症的體現。

  我國現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基數最大的國家,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基數最多的國家。據有關方面的估計,我國阿爾玆海默病患者近700萬人,且在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中每年以5-7%的速度在增長。

  “根據相關數字估算,我市約有阿爾茨海默症患者5至6萬,且發病率和發病人數逐年上升。”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鄭佔傑告訴記者,阿爾茨海默症分為三個階段,持續時間大約在8-10年。早期患者近記憶力下降、計算能力下降、在陌生地方容易迷路,這個階段大約有三至五年的時間。中期患者出現遠記憶力下降、不認識家人、在熟悉地方迷路等表現。而到了晚期,則是言語、記憶力喪失,大小便失禁,長年臥床,而這些又將引起褥瘡、肺感染等致命並發癥。

  “常忘事、愛數錢等等這些“老糊塗”現象,卻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前期症狀。但有許多患者都是在發生了‘走失’等嚴重情況後,其家屬才帶來就醫,耽誤治療。”

  知曉率低專業照護不足

  “和老人兒女聯繫,他們大多不覺得這是一種病。在大家眼中,老人跌倒了、感冒了都是病要去醫治,但‘老糊塗’兒女們只當是老來老去應該的,‘沒法弄’。”梁瑛告訴記者,就是這種“應該的”想法,兒女們想不到領老人到醫院治療,甚至不會特別到府來探望。

  知曉率低就診率低是阿爾茨海默病不能得到早期介入治療的原因之一。鄭佔傑告訴記者,阿爾茨海默症不同於其他病症,預防和早期介入是延緩症狀的關鍵。早期介入的方式主要是康復手段,通過帶動老人接受新鮮事物、多和老人説話做運動等方式,鍛鍊老人的動手、動嘴和動腦能力,讓大腦多接受新鮮刺激,從而可以起到延緩症狀的作用。然而,一旦忽略了早期進入到中期,那麼康復效果就明顯滯後。

  專業照護不足也是長期顯示在患者家屬群體中的問題。由於對病情不了解,沒有專業途徑學習照護方式,許多患者家屬不知道如何去護理老人。其實,除了引導老人進行動腦、動手等訓練,家屬還應進行生活方面的護理訓練,比如在生活中,如何防止老年人出現意外,如何去除家中危險因素等。據市養老協會副秘書長張善斌介紹,我市已出現有錦雲村老年公寓、城陽社區福利中心等專門收住失智老人的養老機構,但是,許多失智老人還是選擇居家養老,因此,照護這類群體的重擔就落在了家屬身上。

  基於社區提升知曉度和專業程度

  據介紹,在日本、台灣、新加坡等地,已經探索了各自較為成功的基於社區的照護體系建設,甚至有的地區還建立了認知障礙友好型社區。在日本,認知障礙之友項目,至今已發展了630萬認知障礙之友志願者;台灣則通過耆智之家項目為患者、家屬和護理者提供聯合性支援服務。

  我市啟動的中英(青島)社區失智者照護體系建設試點項目,也是基於社區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援服務。“我們希望開展社區健康教育,讓整個社會認知和關愛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消除患者的恥感。”國際老年精神病學學會秘書長王華麗説,了解是及時診斷治療的前提,而社區是面向每一個居民進行宣傳的最好窗口。梁瑛告訴記者,作為試點社區負責人,在進行了阿爾茨海默症早期識別和照護服務培訓後,她將依託社區各個樓長,將所學知識普及下去,這樣,樓長就可以及時發現和識別出本樓可能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再為其對接醫院等資源,讓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治療。

  基於社區的照護體系,還將培訓一批家庭照護者。通過專業醫生,在社區開展癡呆基礎知識與患者管理、如何與患者溝通交流、如何應對問題行為、開展有意義的活動、生活照護與營養、為照護者提供支援等課程,讓家屬得到專業的培訓,從而有的放矢的照顧患者。

  鄭佔傑在常年的接診時發現,很多照顧患者的家屬,表現出了很強烈的抑鬱、焦慮症狀。鄭佔傑因此提出,下一步,社區還應當建立或利用已有的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提供社區喘息式照護服務,讓常年壓力大、身體疲憊的家屬得以“喘息”。同時,建立志願者隊伍,進行經常性陪伴,也是幫助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延緩症狀、為家屬分憂的方式。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