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黨95週年述評——全面小康新進軍

2016-06-20 08:47: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二厚 責任編輯:沈政 字號:T|T
摘要】歷史讓人回味,未來令人神往。站在新的起點,這是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進軍——黨團結帶領人民,以必勝的信心、昂揚的鬥志,衝刺全面小康,實現千年夢想!這是穿越千年夢想的偉大進軍——為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中國共産黨人接力奮鬥,引領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勝之戰。

紀念建黨95週年述評——全面小康新進軍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王家莊街道莊郎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炳才(右一)在了解81歲的許留英老人的生活狀況,為其制定精準脫貧方案(2016年6月3日攝)。

  這是迎難而上的偉大進軍——任務之重、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破解發展難題

  由於路不通,村裏的産品出不去,70歲的村民謝明學去年種的8畝魔芋,很多爛在家裏;

  村民玉米、馬鈴薯種出“感情”,受制于落後觀念,獼猴桃、萬壽菊等經濟作物的替代遇到不小困難,村民增收難度大;

  全村還有103戶、258人尚未脫貧……

  説起全村脫貧奔小康那點事,當了18年村幹部的貴州省六枝特區新場鄉戛納村的高守文皺著眉頭。他坦言,這個小村莊全面脫貧奔小康依然艱巨。

  打開中國的國情版圖——

  12.8萬個貧困村、55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

  因病致貧、貧困代際傳遞、缺資金、産業發展滯後;

  主要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在生産生活條件差、自然災害多的地區……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進軍中,最艱巨最繁重的是全面脫貧,這意味著要減貧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規模,平均每月脫貧約100萬人。難度之大,任務之重,前所未有。

  “儘管過去20年間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但貧困仍是中國面臨的巨大問題,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英國路透社如此評價。

  扶貧,是一場攻堅戰,必須打贏。

  消除貧困,共同富裕,這是時代賦予中國共産黨人的歷史重托。

  雖然告別了守著幾畝地的日子,成為一名江西省宜豐縣的新市民,但漆麗華的心中仍然沒有底兒:工作好不好找?生活能不能穩定?能不能擁有自己的朋友圈?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全國將有1億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必須破解包括戶籍在內的一系列深層次的改革難題,否則將裹足不前。

  小康之路,註定是一條攻堅之路。

  環顧國內,處在轉型關口的中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一系列深層次矛盾疊加逐漸凸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破解城鎮化、養老等世界性難題,小康之路必須邁過一道道坎兒。

  放眼國際,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後續震動中持續調整,影響世界經濟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並通過經濟和金融市場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小康之路絕不會一片坦途。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

  在小康這幅多彩的卷軸上,民生是最厚重的底色,共用是最溫暖的主題。

  “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破解每一個民生問題都是世界性難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副部長王軍説,全面建成小康的過程也是不斷破解民生難題的過程。

  “小康要包括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小康也要實現無數勞動者享受快樂和尊嚴”“小康的目標還包括實現天更藍、水更清、食物更安全”……

  隨著小康的內涵與外延在不斷豐富與完善,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從福利到權利,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每一個都是一道時代命題。

  讓人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考驗著執政黨的智慧與勇氣。

  “全面小康,重點在全面,難點也在全面。僅僅經濟小康難度還不大,而人在滿足物質需求後,對社會、精神文化、滿足感、尊嚴等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説。

  唯其艱難,方顯本色,更顯擔當。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