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取擁堵費 先論證清楚再落地也不遲

2016-06-01 15:46: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道營 責任編輯:沈政 字號:T|T
摘要】近日,在北京政協的霧霾治理協商會上,北京環保局和交通委等部門表示,已經初步制定交通擁堵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目前正處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階段。

收取擁堵費 先論證清楚再落地也不遲

  近日,在北京政協的霧霾治理協商會上,北京環保局和交通委等部門表示,已經初步制定交通擁堵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目前正處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階段。

  北京苦於交通擁堵已不是一天兩天,早晚高峰期的擁堵狀態可用“令人崩潰”形容。站在過街天橋上,望著遠處一動不動的車龍,拍攝汽車燈光與霓虹光柱交織的景象,成為很多攝影者的新愛好。甚至救護車被堵在路上動彈不得的新聞也時常見諸媒體。

  其實,徵收交通擁堵費的政策出發點是用經濟手段緩解交通擁堵及機動車尾氣排放問題。在北京大力治理空氣污染的背景下,收取擁堵費似乎成為小汽車搖號限購後的另一“殺手锏”。

  然而,在該政策落地實行前有幾個問題要搞清楚。

  一是政策本身是否有合理科學的設計?如何收費,用途是什麼,是否有減免措施,法律依據是什麼,是否要借鑒國外經驗等問題都要有前瞻性的解答。

  二是徵收交通擁堵費對治理霧霾與交通擁堵有何作用?倘若徵收了該項費用,霧霾天氣與交通擁堵均無好轉,百姓將如何看待該政策?

  三是公共交通的銜接是否跟得上?徵收擁堵費後,小汽車在北京的使用強度會有相應的下降,公共交通壓力會加大。如果公共交通換乘、擁堵狀況還得不到改善,小汽車會再次被逼到路上。

  四是交通規劃是否有反思的必要?僅通過收費可否讓本就規劃不合理的交通順暢起來?道路規劃要真正做到與城市功能區相匹配,線路選擇、紅綠燈設計、過街天橋建造應經過交通流量的強度測試。而科學的規劃一定要落實,不能因領導的喜好而隨意更改。

  在搞清這四個問題的基礎上,還要凝聚最大的民意共識,履行完整合法的程式。徵收交通擁堵費是對公民使用私人財産的處置,沒有充分的民意共識,收費或許只能淪為對“窮人”的限制,高收入者不會在乎收費,這就違背了降低小汽車使用強度的政策初衷。反過來,完整的落地程式,將在最大可能性上保證該政策順應民意,而不是成為由少數人決定,然後走走過場的“暗箱遊戲”。

  政府強力推出一項政策很容易,讓政策真正落地則很難。北京市在徵收擁堵費之前,要積極回應百姓關切,開門制定政策,百姓才會真心支援。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