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日滬市成交量來看,“十一”長假臨近,投資者持幣觀望情緒濃厚。但對於節後的走勢研判及投資策略,以保險、基金等為主的機構投資者較為一致的看法是:看好節後“階段性反彈”,靜待加倉時機。
節後加倉的背後邏輯是:節後季末流動性擾動因素消除,流動性將出現好轉;節後兩市解禁規模將明顯降低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資産荒”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優質股的相對優勢逐步顯現。這意味著,坐擁大量資金的機構投資者,對股市的資産配置需求仍然存在。
節後或現“階段性反彈”
受訪的保險、基金、私募等機構投資者普遍認為,鋻於資金面、基本面、情緒面等因素有望在節後出現階段性好轉,壓制近期市場表現的力量或有所緩解,市場有望出現階段性反彈。
九泰基金在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就明確表達了“房地産調控政策預期或成為推動股市新變數”的觀點,認為“近期樓市異常火爆,預計隨著調控加碼,樓市有望邊際降溫,樓市與股市間‘蹺蹺板效應’的邊際變化,有利於股市資金面的好轉。”
無獨有偶,朱雀投資經理也注意到了A股與樓市“一冷一熱”的反差。“在樓市資金分流的情形下,節前市場投資者情緒趨於謹慎,節後四季度市場波動可能將加大,市場在經過長時間橫盤後將面臨方向選擇。不過對四季度市場走勢,應謹慎但不悲觀,四季度應當是在自下而上基礎上積極佈局的階段。”
保險機構對於四季度市場表現也不悲觀。多家大型保險機構投資經理的觀點是,經濟基本面雖然沒有大幅改善跡象,但也沒出現進一步惡化的情況,市場區間震蕩的格局仍未改變。“因此,我們繼續維持此前在滬指2800點至3200點間開展波段操作的策略,若滬指跌至2900點附近,會根據自身資金特點,逢低加倉。”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經濟新常態及利率走低趨勢下,流動性相對充裕下的“資産荒”現象愈演愈烈,諸如險資等機構投資者“錢多、想配置好資産”的訴求強烈,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一些優質藍籌股對於一些長線資金而言吸引力仍在。但短期策略上,他們可能仍以波段操作為主,更大、持續性更強的機會或需等待來自企業盈利改善等方面的進一步證據。
考慮配置超跌藍籌股
在持有節後“階段性反彈”的預期下,機構投資者具體看好哪些品種?從受訪的公募、保險等機構的反饋來看,重點基本鎖定超跌且有業績保證的藍籌股。
多位保險機構投資經理透露,節後主要考慮買入部分全年盈利水準明確、估值偏低、超跌的金融或消費品種,以及部分週期性龍頭股。此外,不少保險機構四季度還看好泛基建類股票。他們的邏輯是: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持續的背景下,下半年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政策支援和實際投資有望持續釋放,為此看好泛基建類週期股,尤其是同時受惠于“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的優質個股。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華夏基金經理龐亞平表示,只有估值合理且業績增長良好,才是股價的核心支撐,整體來看,目前的大盤藍籌更加值得關注。九泰基金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景氣改善、盈利確定性較高的板塊有望在節後出現更好的表現。(記者 黃蕾 陳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