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數據低於預期?
對於昨天股指不期而至的大跌,中歐基金認為,多重因素導致市場暴跌。首先,昨天公佈的國內投資消費數據低於預期。前5個月固定資産投資9.6%同比增速創16年以來新低,尤其是民間投資增速延續大幅下跌趨勢,5月工業增加值、地産投資、消費等多項數據均不及預期,表現疲軟。
此外,中歐基金錶示,外部市場避險情緒濃厚,壓制國內風險偏好。美聯儲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議、英國退歐公投臨近,加上日本製造業數據表現很差。全球股市、債市、外匯市場大幅動蕩,國際油價下挫,日本股市收盤跌3.5%,歐洲股市開盤也是全線下挫,美國股指期貨擴大跌幅。
此外,日本、德國、瑞士、中國台灣等主權債收益率紛紛刷新歷史新低。而在匯市方面,人民幣、英鎊、美元對日元均大跌,人民幣中間價較前一交易日下調212點,在岸人民幣一度跌近300點。
A股解禁洪峰來襲?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二級市場依舊維持凈減持的態勢,減持的理由大多為“資金需求”。膠著的行情並沒有吸引增量資金入市,相反,成為上市公司股東趁機加快減持的節奏。
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本公司年報、半年報公告前30日內不得轉讓解除限售股份。時逢半年報披露期臨近,不少“大小非”有較強意願在6月份選擇公告“減持”。
據相關公告統計數據,6月份以來,截至6月12日,A股市場已發生16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減持規模約140.4億,凈減持規模約118.1億。
與此同時,大宗交易平臺也成為減持的主要渠道。從減持公告上看,減持理由大多為模糊的“資金需求”。在原本並無增量資金入市的背景下,減持額度的增加制約了A股上行的空間。
對此,陳甄璞也認為,大股東減持對A股市場影響較大,去年外延性收購的上市公司陸續進入解禁期,對市場形成較大的做空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市場波動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