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工行16年姜建清退休 經歷幾乎所有業務管理崗

2016-06-02 09:51: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掌舵工行16年姜建清退休 經歷幾乎所有業務管理崗---“我們之所以能夠成為第一大行,跟姜建清掌舵工行16年有密切的關係,高層的穩定保證了決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自進入工行後,姜建清從基層做起,先後擔任過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上海城市合作銀行行長,工商銀行副行長等職務,直至工商銀行行長,改制後成為工商銀行首位董事長。

被稱為“最市場化的銀行家”,經歷幾乎所有業務管理崗,穩健應對2008金融危機,工行成全球第一大行

  “我們之所以能夠成為第一大行,跟姜建清掌舵工行16年有密切的關係,高層的穩定保證了決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一位工商銀行的員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如今,掌門人退休,工商銀行“姜建清時代”落幕。

  工商銀行5月31日發佈公告稱,姜建清已向工商銀行董事會提交了辭呈,因年齡原因辭去工行董事長職務;董事會選舉易會滿為新任董事長,其任職資格尚需報中國銀監會核準。

  工商銀行對姜建清的評價頗高,工行稱,自股改上市以來,姜建清作為工行董事會第一任董事長,恪盡職守,勤勉盡責,改革創新,銳意進取,作出了突出貢獻。帶領工行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革、成功實現“A+H”股同步發行上市,使工行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行。

  分析人士表示,姜建清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是一位最市場化的職業銀行家。“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姜建清在這條路上做得很成功。易會滿深入了解工行業務,工行未來會保持業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新京報記者 李蕾

  從數鈔票的櫃員一路做到行長

  姜建清出生於1953年,其經歷有著明顯的時代烙印。公開資料顯示,63歲的姜建清在進入銀行前,經歷頗為豐富。17歲時,姜建清加入上山下鄉的大軍,在江西農村務農,後來又在河南一個煤礦工作了3年。1979年回到上海,自此與銀行結下不解之緣。

  姜建清在銀行最初的工作是坐在儲蓄櫃檯後面點數鈔票,不過,他並不甘心於基層,於是邊工作邊學習,先後就讀于上海財經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並取得上海交大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同時,在工行內一路升遷。

  自進入工行後,姜建清從基層做起,先後擔任過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上海城市合作銀行行長,工商銀行副行長等職務,直至工商銀行行長,改制後成為工商銀行首位董事長。

  “我從普通櫃員開始就與工行結下不解之緣,幾乎經歷了所有業務的管理崗位。”姜建清曾表示。

  2000年2月,姜建清履新工商銀行行長,從此開啟了長達16年掌舵工行的生涯。在這16年中,姜建清精減人員和機構,降低不良貸款率,帶領工行完成股改上市、轉型突圍、海外擴張等諸多改革,並提出大力發展電子銀行,向“e-ICBC”戰略轉型。

  “我不認為改革有什麼突破點,很難想像一個東西突破了,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搞商業銀行就是跑馬拉松,不是100米跑得快一點就行了,而是要堅持跑下去。”姜建清曾説。

  “技術性破産”銀行變身“宇宙行”

  2000年掌舵工商銀行時,姜建清47歲,是當時四大行中最年輕的行長。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彼時工行面臨沉疴痼疾,包括工行在內的國有銀行體系已經被認為陷入了“技術性破産”的境地。

  姜建清在央行成立65週年研討會上發言稱,當時的中國銀行業前期積累眾多問題、不堪重負、被國際國內主流媒體描述為“技術上已經破産”。此後中國銀行業開啟了脫胎換骨的股份制綜合改革之路。

  姜建清接手的工行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不良貸款居高不下,較低的資本充足率和嚴重不足的撥備覆蓋。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數據顯示,工商銀行2000年的不良貸款率達到34.43%,也就是説,超過三分之一的貸款為不良貸款;資本充足率低於8%的標準線,僅為5.38%。

  姜建清上任後,決心甩掉包袱,精減人員,通過一系列措施降低工行的不良貸款率。在姜建清上任的第一年,工行扭虧為盈。此後幾年中,在姜建清的帶領下,工行通過控制新增貸款不良率、核銷存量不良貸款等方式,使得不良率不斷下降。不過工行各項指標離上市仍有距離。

  中國銀行業啟動改革時,匯金公司率先向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注資450億美元,這一度令工行行長姜建清非常著急。最終工行于2005年獲得匯金公司150億美元注資,得到“國家輸血”。之後,工行引入高盛作為戰略投資者。

  就這樣,在2005年工商銀行上市前夕,工行的不良貸款率降至4.6%,資本充足率達到9.89%,為工行隨後的順利上市鋪平道路。這一年工行改制後,姜建清變身為工行首任董事長。

  2006年10月,在姜建清的帶領下,工行完成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成為全球最大的IPO。上市後,工行的業績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工商銀行2015年的年報顯示,總資産達到22.21萬億,為全球第一大行。這比姜建清剛上任時增長4.58倍;工行去年凈利潤達到2777.2億元,比姜建清上任之初增長超過50倍。21世紀經濟報道數據顯示,2006-2015年間,工行凈利潤平均增速達到24.38%。

  “最市場化的職業銀行家”

  在工商銀行掌舵16年,姜建清被公認為是最市場化的銀行家。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處理中可見一斑。

  2008年中國推出“四萬億刺激計劃”,各大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姜建清在2009年的財報致辭中稱,工行根據要求適度增大信貸投放。但堅守風險底線,提高風險管理技術水準,保持了資産品質的穩定和各類風險的可控。

  公開報道的數據顯示,在“四萬億刺激計劃”中,工行是四大行中貸款增速較慢。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兩年中,工行新增貸款額平均每季度同比增長20%,而中行的增速為33%,建行的增速為24%。彼時在姜建清看來,大規模發放貸款,工行將面臨非常大的壞賬風險。

  有分析人士表示,工商銀行由於避免了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新增信貸過快增長,所以在後來幾年中,其信貸損失會比其他同行要低。2009年,工行成為全球市值、盈利、客戶存款第一的上市銀行。姜建清由此被公認為是最市場化的銀行家和職業的銀行家。

  美國前財長鮑爾森評價姜建清稱,他是一個純粹的商業領袖。證監會前主席劉明康曾在亞布力峰會上高度讚揚姜建清,稱他是一位真正的職業銀行家,自己擔任中國銀行董事長時向他學到很多東西。

  相對於四大行同屆董事長,姜建清一直堅守工行董事長職位。時任中國銀行行長的劉明康後來升任為中國銀監會主席。幾乎同一時期擔任建設銀行行長的周小川後來調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央行行長。時任農業銀行行長的尚福林後來則調任證監會主席,銀監會主席。

  “如果我能在這個崗位上,使工行成功改革、圓滿上市,成為世界上最優、最大、最強的商業銀行,我覺得這一生就沒有白過。”姜建清説。

  在姜建清謝幕時,工行董事會對其評價頗高。工行稱,自股改上市以來,姜建清作為工行董事會第一任董事長,對公司治理、戰略發展、國際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工行稱,姜建清精通銀行業務,對銀行發展規律有深刻洞察,具有國際視野,為工行傾注了大量心血。帶領工行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革、成功實現“A+H”股同步發行上市,使工行發展成為多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一的世界領先大銀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姜建清是非常職業的銀行家,對銀行業務非常精通。在‘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這條道路上,姜建清做得非常成功。工商銀行在業務模式、資訊化、經驗等方面都值得肯定。”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説,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這是姜建清對工商銀行最大的貢獻。

  後“姜建清時代”的挑戰

  “時光未變,是我們在變,宇宙行迎來yi時代。”工商銀行的一位員工在朋友圈裏稱。姜建清的時代已經落幕,工行迎來新任董事長易會滿時代。現年51歲的易會滿1985年加入工商銀行,2005年起擔任工行高管,自2013年起擔任工行行長。

  分析人士稱,後“姜建清”時代,工行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業績增長緩慢,不良貸款率上升;尚未成功轉型的“e-ICBC”戰略;以及後續的人事調整和可能面臨的人才流失等。

  如今中國銀行業告別了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包括工行在內的中國銀行業的業績增速放緩成為不爭的事實。

  工行2015年的財報顯示,凈利潤為2777億元,比上年增長0.5%;工行不良貸款率為1.5%,較上年末上升0.37個百分點。業績近乎零增長和不良貸款的上升考驗新任掌舵者的能力。

  “這並不只是工行所面臨的考驗,目前整個銀行業都是面臨這樣的局面。”郭田勇説。

  同時,工行“e-ICBC”戰略轉型尚未成功。2015年工行拉開進軍網際網路金融大幕,高調發佈“e-ICBC”網際網路金融品牌,其中包括三個平臺級産品:“融e購”、“融e聯”和“融e行”。號稱在網際網路再造一個工行。

  銀行業的一位分析人士稱,目前“融e購”已經初具規模,但“融e行”和“融e聯”尚無建樹,而阻力部分來自工行內部,未來沒有姜建清的推動,上述藍圖的前景依然存疑。

  除此之外,有分析稱,姜建清退休可能引發工行人事變動,加之網際網路金融誘惑等外部環境,可能會導致工行人才流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巡視組此前曾通報工行存在存貸款領域以權謀私,公款吃喝,違規提拔調整幹部,任人唯親等問題。這都將成為後“姜建清時代”的挑戰。

  不過,郭田勇認為,繼任者易會滿深耕工行多年,深入了解工行的各項業務,工行在後“姜建清”時代會保持業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