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山東全省公共財政收入完成2786億元,增長9.8%.財政這塊蛋糕做大了,如何切分?向誰傾斜?山東的選擇是:優先向民生支出,向困難群體傾斜。山東已經連續6年把公共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前不久,膠州市通過網路、電視等媒體,就“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和“最急需解決的10件事”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開通農村公交”分別列“最不滿意”第三位和“最急需解決”第一位。這個調查結果在市區裏的民生廣場向市民做了公開。膠州市民張玉萍:“政府做的每一步,實際上我們都是看在眼裏,既然政府能夠提出來,也是我們老百姓的心聲,希望政府能夠落到實處。”
為了讓這個群眾盼望的“頭號問題”儘快解決,膠州市拿出七千多萬元,開通46條城鄉公交線路,把所有行政村納入了公交體系。裏岔鎮地處山區,出行不便。現在,家住這裡的張世恩老人每週都會乘車到城裏逛一逛。
膠州市裏岔鎮村民張世恩:“比那個個體小公共汽車安全多了,價錢也便宜,特別像我們65歲以上的老人都免費。”在張世恩老人看來,新車既寬敞又舒適。因為膠州這次投入的公交車輛,全部採用大型新能源環保車。膠州市道路客運管理所所長梁勇:“既方便了群眾出行,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實現了節能環保。”
在膠州,解決民生領域的財政資金投入,今年已經佔到了全部財政支出的85%.而在山東新實施的幹部考評體系裏,公共衛生服務改善率、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準等民生指標考核比重的明顯提高,也“倒逼”各地加大民生投入,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地處大運河畔的德州武城縣,今年縣裏最大的民生工程,就是在運河兩岸為居民建設一條既能休閒、又適合觀光的露天運河文化博物館,改善大家的居住環境,建設資金使用情況也要不定期地督查。
德州市委常委、武城縣委書記張傳忠:“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機制。上半年我們民生支出比例接近70%,是歷年來最高的。”一方面增加民生投入,一方面壓縮公務支出。(以下標版)上半年,山東按不低於5%的比例壓減了省直部門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全省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僅增長4.5%,增幅為歷年最低。
省財政廳副巡視員陳祥志:“我省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已經連續六年在50%以上,而且這一比重還在逐年提高。”省政府研究室巡視員聶炳華:“政府職能向公共服務轉型,主要體現在財政結構的變化上。我省財力大部分用到改善民生上,強化了財政公共服務的職能,也表明瞭山東打造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決心。”(山東臺 王鎮富 王玉棟 青島臺 張海峰 曹明金 德州臺 張婷婷)
初審編輯 闞金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