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
職業技能提升 重點抓好進城前的第一次培訓
當前,農民工就業和招工“兩難”現象比較突出,加強培訓是提升農民工就業創業能力的根本。相關抽樣調查顯示,60%以上的農民工沒有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79.3%的外出務工農民工有進一步提高就業技能的意願。
此次我省出臺的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3年行動計劃,重點是抓好“農民工進城前的第一次培訓”,即面向農村擬轉移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培訓,其次面向在崗農民工,通過培訓提高其就業穩定性和崗位轉換能力,同時強化創業培訓、實訓和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
培訓資源分散是目前的一個突出問題。據了解,現在大約有10多個部門都在開展農民工培訓,低端重復培訓多,效益不高,浪費嚴重。此次我省要求,在縣級進行培訓資金統籌試點,各縣(市、區)要將上級下撥的培訓資金統籌管理,統一使用,逐步實現同一地區、同一工種,統一補貼標準。
因為對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往往可獲政府補貼,不少培訓機構積極投身其中,但也造成市場混亂。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開車到村裏,上1個小時的課,複印好上課農民工的身份證,數據指標就完成了,但農民工最後啥都沒學到。”在不少地區,技能培訓成了流於形式的表面文章。
為防止出現這種農民工有“證”卻無技能的問題,我省要求,要建立統一的實名制資訊管理平臺,實現對培訓全過程動態管理,杜絕騙取、套取、冒領培訓補貼資金現象。
權益保障 基本實現穩定就業農民工同工同酬
農民工進城,經常會遇到權益受損、遭遇維權難的問題,我省出臺的農民工權益保障3年行動計劃,重點是解決勞動合同簽訂、工資待遇、社會保障、安全生産以及農村土地和集體收益保護五大問題。
數據顯示,我省七成以上外出農民工在固定單位就業。我省提出,對這部分穩定就業的農民工,要促使全部簽訂勞動合同。對其他流動性大、季節性強、用工時間短的行業,要全面推廣簡易勞動合同示範文本,督促企業和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
在工資待遇上,要積極推進同工同酬。到2016年底,全省基本實現在城鎮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同工同酬。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要帶頭實行,省級層面要先行先試。
農民工往來城鄉,流動性大,研究制定社會保險政策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農民工群體的特殊性。我省要求,在轉移接續、異地權益認同等方面出臺專門的辦法,要依法推進農民工參加各類社會保險,鼓勵靈活就業農民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進一步推動礦山、建築等高風險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
據介紹,農民工落戶城鎮,是否出讓宅基地和依法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的使用權、經營權,必須完全尊重農民工本人的意願,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收回。另外,我省明確要求,落戶城鎮農民工5年內繼續執行原戶籍地生育政策,各地也要嚴格執行,免除農民工進城落戶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