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電子政務資訊共用是指通過跨部門、跨地區資訊系統互聯互通,對政府資訊資源進行重新組合和優化配置,以實現公共服務和管理的政策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電子政務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載體,發揮著關鍵作用。
我國電子政務資訊共用的現狀和問題
我國電子政務資訊共用已具備一定的基礎並進行了一些探索。截止到13年5月份,我國電子政務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中央和省級部門主要業務電子政務覆蓋率已經達到70%,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在地市級的覆蓋率達91.3%,金關、金審、金稅等重要業務系統已經發揮出重要作用。政府網站覆蓋率大幅提高。我國“.gov”域名下的政府網站已經超過5萬個,政府網站2009年底就實現了在部委和省級100%、地市級95%、縣區級85%的覆蓋率。
但是,資訊共用工作滯後仍是深入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工作的瓶頸。一是,“資訊孤島”現象依然突出。由於在電子政務建設初期主要關注各部門業務的電子化和垂直管理的便利化,使得跨部門的橫向資訊共用存在困難,數據顯示部委專網實現橫向交互的比例不到0.1%。二是基礎資訊庫未得到充分共用利用。人口資訊庫等基礎資訊庫的使用多局限于主管部門或牽頭部門,其他相關部門在共用和利用這些資訊時面臨制度障礙。同時,基礎資訊庫數據標準不統一也給資訊共用和數據的互操作性帶來困難,有城市反映有三套地理坐標,共用數據前先要進行坐標轉換,嚴重影響了基礎資訊庫的使用效率。三是資訊共用缺失嚴重阻礙政府公共政策目標的有效實施。經濟運作、食品藥品監管、能源安全保障、國土管理、住房管理、信用監管等涉及國計民生的綜合性業務成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工作的重點,這些業務難以依靠單個部門來實現,而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資訊聯動與共用不足成為阻礙上述公共政策目標實現的重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