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讓雙創教育插上技術的翅膀,方能走得更遠

發佈時間:2020-12-25 15:14:10 | 來源:光明日報 | 責任編輯:牛志鑫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孤島採油廠員工陳洪維立足崗位進行技術創新,先後有14項技術成果獲國家專利,這些貼近生産的技術創新成果不但為企業創造了鉅額利潤,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産效率。王國章攝/光明圖片

【思想匯】

1科技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近年來,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突出表現在經濟和教育的競爭上,在經濟發展方面,出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計算,2018年在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中,GDP排在前20位的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佔比高達80%;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前4名國家合計佔有全球經濟的半壁江山;國家之間經濟發展水準差異的基尼系數高達0.623,遠高於一般國家內社會居民收入的差異。

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爾正式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他們認為人力資本的積累是社會經濟增長的源泉。人力資本理論一經提出,便得到許多國家的普遍認可。這些國家紛紛增加對教育的經費投入,擴大各級教育的入學機會,提高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們相信,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認知能力並且提高勞動生産率,從而提高個人的收入水準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高等教育被認為是勝任勞動力市場工作崗位需求的基本學歷。2017年,在65個主要國家中有38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進入了普及化發展階段。

但是,許多國家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並沒有帶來預期中的經濟快速發展。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衡量的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呈現下降趨勢,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解釋力由1978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41%。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在不同國家之間出現顯著的異質性。在大多數發達國家中,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明顯,然而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中,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卻十分有限。人力資本理論的解釋力之所以下降,教育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之所以出現國家差異化,主要原因之一是21世紀以來各國經濟發展進入到更高的階段,生産方式發生重大改變,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增長的驅動力在於創新,國家的競爭力也在於創新。教育對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大小關鍵在於教育是否能夠帶來科技的進步和創新的發生。因此,我們需要鼓勵更多優秀的人才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在與技術關聯更大的崗位和行業工作。

2需要關注的潛在問題

我國的每人平均GDP于2019年超過1萬美元。未來能否繼續保持較快速發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除了靠創新驅動,還要保持三次産業的平衡發展,特別是製造業的持續發展。根據國際比較,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組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組在進入中等收入水準後,製造業比重(分組平均)隨時間變化存在顯著的分化趨勢。跨越成功的國家保持了較高的製造業比重,而跨越失敗的國家製造業比重較低。

從主要國家工業在GDP中的佔比的變化趨勢看,我國的下降幅度是很大的,值得關注和分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統計,在全球GDP排名前20位的18個國家中(瑞士和沙特數據缺失),2000—2019年間,各國工業佔比下降幅度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西班牙、加拿大、中國、英國、巴西、美國、法國、墨西哥、荷蘭、日本、印度尼西亞、義大利、印度、南韓、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和土耳其的工業佔比不降反升。我國工業佔比近些年來的下降幅度更是非常顯著,從2010年的40.1%下降到2019年的32.0%,下降了8.1個百分點。

我國高校自1999年擴招以來,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規模大幅度上升,由1999年的155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915萬人。在高校擴招過程中,學科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突出的特點是理工科的佔比下降,而經管類的佔比上升。普通本科招生中,理工科的佔比由1999年的51.9%下降到2019年39.3%,減少了12.6個百分點。時至今日,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這麼大的下降幅度究竟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變化,還是由於宏觀調控的力度不足。

從近些年的高考志願看,我國高分考生對大學和專業的偏好表現出高度的趨同性,眾多考生都希望上北大和清華等“重點高校”,在選擇院係時很多都希望進入經濟管理學院或者商學院,在專業選擇上很多都偏好金融學,期望畢業後進入證券、銀行、保險等金融部門工作,從而獲得高收入。《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2009—2015年的7年裏,金融是我國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在全行業平均工資的1.9倍上下浮動。而製造業的平均工資長期低於全行業,2014—2019年間,製造業平均工資與全行業平均工資的比值連續下降,由2014年的0.91倍下降到2019年的0.86倍。同一時期,IT行業平均工資與全行業平均工資的比值由2014年的1.79倍微降為2019年的1.78倍,科技行業由2014年的1.46倍微升為2019年的1.47倍。

可見,近年來我國與科技、IT、製造相關的主要行業在“雙創”時代並沒有表現出工資顯著增加的態勢。工資水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儘管從國家層面上需要大力發展與科技和創新相關的理工學科,但是國家需求與市場需求有明顯的錯位。市場的力量似乎表現得更強勢,使得近年來高等教育理工科的佔比大幅度下降。

從國際比較來看,一些主要經濟國家的理工科佔比卻在上升。《科學與工程指標2020》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理學本科畢業生人數的佔比為6.9%,高於俄羅斯(3.0%)、日本(3.1%)、西班牙(5.5%)、義大利(6.5%),但是低於南韓(7.4%)、法國(7.9%)、澳大利亞(8.1%)、加拿大(8.9%)、美國(9.7%)、印度(13.9%)和英國(16.8%)。2010—2016年美國理學本科畢業生數佔比由7.6%增至9.7%、英國理學本科畢業生數佔比由11.2%增至16.9%,而我國理學本科畢業生數佔比由10.4%降到6.9%。此外,美國勞動力中具有理工科高等學歷的佔比從2003年的3.9%逐年提升到2018年的4.9%。以創新創業著稱的斯坦福大學,在2010—2020年期間,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類學科)本科專業的學生大幅度增加。

3讓創新創業教育插上技術的翅膀

自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商直接投資和進出口貿易規模迅速提高到全球前兩位。通過對外開放,我國不僅解決了資金不足的發展瓶頸問題,還增加了就業機會,擴大了産品市場。關於國際資本流動與國際商品貿易之間的關係是互補的還是替代的,在國際貿易理論上存在著不同的觀點。筆者基於我國外資外貿的實證研究,認為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外商直接投資與其所從事的行業密切相關,即資本與技術相關聯,資本在不同部門之間自由流動的理論假設在現實中是不成立的。當我國鼓勵和吸引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時候,伴隨而來的還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我國的技術進步與改革開放有著密切的關聯。

創新創業也與技術關聯。以個人或團隊為主體的創新創業與其所受教育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以及創新創業所屬的行業密切相關。在創新創業的四種基本模式中,貿易模式、産業模式、服務模式和智源模式所應用的技術在高度、廣度、密度、深度和強度等各個方面均有很大的差異,各種創業應該均衡協調發展,尤其不能忽視與技術關聯更加緊密的製造業領域的創新創業。在工業化階段,一般的製成品是機電産品,如手錶、自行車、電視機、汽車等,通過拆解相對容易知道其結構和原理。但是在數字化時代,智慧手機、數位相機、數字電視機、帶AI技術的新型汽車等産品,對於用戶而言其結構是個黑匣子,無法通過拆解去了解。核心技術很難像過去那樣通過技術引進、技術擴散、技術模倣來學習和掌握,必須有更多的本土人才進行自主研發。

當前,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方興未艾,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創新創業教育如虎添翼,成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但是,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存在不足之處。各院校、各院係、各學科/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相互獨立,關聯的技術差異性大,主要表現為:創新創業教育與書本知識關聯多,與實踐能力關聯少;與技術應用關聯多,與技術研發關聯少;與虛擬經濟關聯多,與實體經濟關聯少;與服務行業關聯多,與製造行業關聯少;與軟性能力關聯多,與硬性能力關聯少;與短期發展關聯多,與長期發展關聯少。

2020年,數字經濟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今年7月,我國政府提出支援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包括線上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線上辦公、培育新個體經濟、發展微經濟等。同月,我國政府向社會發佈第三批新職業,“網際網路行銷師”和“線上學習服務師”榜上有名。隨著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網路行銷行業的興起,網際網路行銷從業人員數量快速增長。一些高校順應市場潮流,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當下流行的數字平臺經濟緊密結合,將李子柒、薇婭、李佳琪等網紅作為學習奮鬥的榜樣。

然而,基於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的創新創業固然重要,能很好地解決和帶動社會就業。但值得提醒的是,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應該加強與技術關聯的創新創業,無技術含量的創新創業沒有長久的生命力。創業教育需要與創新結合、與技術結合,創新創業教育不應只停留在創業具體過程的課程教學和簡單的模倣實踐,應該讓與技術關聯的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學生發展的素質教育,要從小孩開始抓起。好奇心、求知欲、創造力是人與生俱來的,小孩一齣生就會放眼觀察周圍的事與物,剛學會説話便迫不及待地問這問那,喜歡破壞性地研究較為複雜的東西。教育應該遵循孩子生命成長的規律,呵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力。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廣泛加強科技素養的教育,讓創新創業教育插上技術的翅膀。

(作者:岳昌君,係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